“新路走快”“老路走新”,江西鹰潭奋力推进
➤因铜设市的鹰潭加快转型升级,用数字经济为传统制造业赋能,推动以物联网产业为重点的“新路走快”,以铜产业升级为重点的“老路走新”
➤努力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经验
➤不沿边、不靠海的鹰潭,更需要用好改革关键招、走好开放必由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民生跟着民声走”,全力办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好事实事
文 | 中共江西省鹰潭市委书记 郭安
鹰潭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党的十九大以来,鹰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小市大为之志,落准跨越赶超之子,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大升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鹰潭因铜设市,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直想破解的难题。近年来,鹰潭抢抓被列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的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兴市、产业强市”战略,强化创新引领,深化两化融合,以数字经济为传统制造业赋能,推动以物联网产业为重点的“新路走快”,以铜产业升级为重点的“老路走新”,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新路子越走越宽阔。鹰潭已实现4G、5G、NB-IoT和eMTC多张网络协同发展,建成中国信通院鹰潭物联网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44个,现有物联网企业256家,2019年物联网产业产值达400亿元,举办了2019江西国际移动物联网博览会。鹰潭是全国首批50个5G商用城市之一,荣获“全球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奖”和“全球智慧城市中国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奖”,物联网产业集群纳入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走在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前沿。
老路子越走越敞亮。聚焦打造“绿色世界铜都”,做足铜精深加工文章,运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进铜加工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铜产业由量大向质优转变。2019年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750亿元,铜精深加工比重升至47%,比“十二五”期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获批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7个,成为全国铜精深加工产业聚集区和有色产业转移重点布局区。
全域一体推进城乡大融合
城乡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鹰潭坚持“全域一体”理念,在江西率先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以城带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全市城镇化率达62.04%,全域列入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加快城市建管强起来。坚持民生优先、基础优先、功能优先,扎实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实施饮用水取水口迁建、地下管网综合治理、农贸市场改造、“厕所革命”等项目,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并打造了智慧交通、智慧路灯、智慧水表等智慧化运用,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更高,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市民生活更加舒适。
加快乡村振兴强起来。围绕补齐“三农”短板,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集镇建管行动,大力推进乡村公路、农田水利、通讯电力等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更完善。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75家,苗木花卉、铁皮石斛、多肉植物等特色农业“接二连三”发展。
目前,全市正努力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力争在城乡融合发展上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鹰潭是全国最大铜冶炼、加工基地和重要的铜消费区,素有“世界铜都”之称,铜精深加工比重达48%,
2019 年全市铜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751 亿元。图为鹰潭云泰铜业有限公司进行信息化改造的生产车间
改革开放汇聚发展大动力
鹰潭不沿边、不靠海,更需要用好改革关键招、走好开放必由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攻坚走深走实。聚焦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改革攻坚,产生了一批有特色、原创性的改革经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做法在全省推广,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放管服”改革、殡葬改革等走在全省前列;国有企业、公路养护、市广播电视台等多年推而未成的改革取得突破;以“狠刹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陋习”为重点的移风易俗改革深受群众好评。2019年鹰潭市跻身“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设区市”行列。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积极融入全省区域开放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聚焦主导产业抓招商,并积极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建设“五型”政府,全力构建对外开放小高地。2019年鹰潭外商直接投资、外贸出口增幅均列全省第三,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列全省第二,连续十年获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民生跟着民声走
鹰潭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坚持“民生跟着民声走”,全力办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好事实事,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尽锐出战打好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精准帮扶“十大行动”,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并探索出数据比对、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等创新做法,全市34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23%。突出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落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守牢底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紧盯政治、金融、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抓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倾力办好民生实事。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推进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比如,投入14亿元解决义务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成市属公立医院资源整合;投入46.7亿元实施城市第二水源工程、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等工程,解决了多年来市民关注的饮用水安全和城市内涝问题……用实实在在的民生成效让群众满意。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鹰潭、法治鹰潭建设,大力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基层综治中心、网格实体化建设全面完成,打造了智慧雪亮工程、智慧护路工程、智慧市场监管等社会治理智慧化应用。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今年以来,鹰潭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江西确诊病例最早清零的设区市,复工复产多项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鹰潭将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迈出“小市大为、跨越赶超”新步伐,奋力谱写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的鹰潭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