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好“三区三州”之外的非重点战场
文 | 姜伟超
留给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让广大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必须坚决完成。因此,在重点战场打好攻坚战,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同时,还要清扫好“三区三州”之外的非重点战场,不留“锅底”,圆满完成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尤其是近几年,全国聚焦“三区三州”打响深度贫困歼灭战,各地结合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反反复复“过筛子”,千方百计摸情况、补短板,取得决定性成就,“三区三州”地区在增加群众收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用新颜换掉穷貌,把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推上了一条更为美丽的发展道路,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硬基础。
在“三区三州”地区取得喜人脱贫成绩的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全面小康是不落一人、不留一地的全面要求。做到不留“锅底”,既要靶向精准,又要覆盖彻底。在有些贫困地区,如期脱贫主战场已经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转向其他深度贫困地区。例如,列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甘肃“两州一县”,其中甘南州在2019年已整体脱贫,临夏州仅剩临夏县、东乡族自治县未脱贫,全省剩余7成以上未脱贫人口分布在“三区三州”地区以外的其他贫困县。按类别看,8个未摘帽贫困县中有6个是省定深度贫困县。按区划看,这些未脱贫县基本上分布在“三区三州”之外的传统贫困片带上。
“编筐织篓,全在收口。”同步清扫好“三区三州”之外的非重点战场,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应当看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外的其他深度贫困地区大多也都是传统贫困地区,面临贫困人口基数大、市场活力不足、就业稳岗难度大、内生动力弱、发展受环境制约大等问题。目前这些地方由于人口相对密集,疫情常态防控压力仍然不小,加上有些地方在雨季发生灾情,给决战决胜出了一个又一个“加试题”,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越是胜利在望,越要咬住一股劲,才能完成好最后一跃。清扫好“三区三州”之外的其他贫困战场,要花更多力气下好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的精准棋,做好就业地稳岗就业,多措施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同时,要拓展农民就业创业渠道,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开发公益岗位,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稳固扶贫长效增收机制。还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加强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建立长效机制。这既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衔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只剩下几个月时间。越是接近胜利,越要瞄准工作难度最大的领域、最薄弱的环节、最突出的短板,坚持定力、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在啃下硬骨头的同时,还要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因疫脱不了贫。克服急功近利心理,全面打好最后的攻坚战。以不留一人、不落一地的全面小康,把脱贫攻坚的成果装进百姓兜里、印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