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行家里手得有抓手

2021-01-11 10:55:49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2期

 

文 | 李广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如何成为行家里手,两则新闻报道也许可以为我们找到参考答案。一则是长三角正在联合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江苏牵头新型显示产业链梳理,上海牵头机器人产业链梳理,每个省市牵头一个产业链,相互协作,合力推进。另一则是江苏镇江丹阳市的链长制,他们在梳理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排出10个优势产业,按照补链、扩链、强链的要求,由相关领导担任产业链的“链长”,力求在链式发展中培植“链主”、完善链条,从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争主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贡献。

  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链长制”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抓手。“扩链”倒逼领导干部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全球疫情肆虐、世界贸易摩擦、技术革命、产业变革,使得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旧船票登不上新客船”,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义,认识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意义,把握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基点,抓住在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中的重大战略机遇,激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内生动力,从而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完美结合,不断强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立足“两个大局”,明确肩负的使命责任,客观分析优劣长短,以历史耐心保持战略定力,扬长补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以自己的实力和贡献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全球经济发展变化中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握规律,争取主动;从成功企业识变应变求变中提炼经验,推而广之,赋能创新,不断提高工作的指导性、有效性;从企业自身的瓶颈制约中找准人才、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短板,激励企业发奋图强、自强自立、比学赶超,在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上掌握主动。

  “补链”引导领导干部把招商引资作为“日常功课”。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面前,加快发展,提升质量,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保持战略定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偏离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一方面,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注重市场开发,强化内部管理,尽快做精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补链、扩链、强链的日常功课抓紧抓好,一切围绕招商转,一切盯住项目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在双循环的大背景下,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依托现有优势,根据打造产业链、完善供应链的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精准施策,切实“补链”。围绕优势产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在上游配套和下游应用的两端,按照全产业链的要求展开招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增强产业竞争力。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招商,提高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和产业集聚度,发挥以商招商的滚雪球效应。深化改革,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是“补链”的重要基础。招商引资更多比拼的是营商环境,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出台符合产业链供应链成长规律的个性化服务,才能使企业安心、暖心、舒心。

  “强链”激发领导干部把科技创新作为看家本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需要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懂得科技行情,能说科技行话,与企业家对得上话,与科学家说得上话,掌握引领科技创新推动工作的看家本领。组织产学研集中攻关一批“卡脖子”难题,用核心关键技术,整合价值链,打通供应链,重塑价值链,做强产业链,掌握主动权。通过政策扶持,借助资本市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孵化,提高市场应用能力,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保持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控制力和领导力。更加重视招才引智工作,集聚前沿尖端科技人才,集中力量攻关,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以丰富的科技成果储备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营造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出台政策,鼓励职工围绕制约发展的生产管理环节,开动脑筋,开展改革,以职工的全员参与,让链式发展支撑更加坚实。(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