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德化除了陶瓷,这方面也很优秀

2021-01-13 08:02:48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2期

  

以利益为联结,充分调动群众与乡村两个积极性,让广大群众有收益、能致富,让乡村基层有投入、赢发展

以改革为突破,用活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以统筹为手段,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两个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和谐共促

  文 | 中共福建省德化县委书记 梁玉华

德化县国宝乡佛岭村绿色生态画卷 叶振生摄

  近年来,德化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全力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正在参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调动群众与乡村两个积极性

  德化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4%,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国字号”生态品牌,生态环境质量位居省、市前列,可以说处处都是绿水青山。广大群众与乡村组织,既是这些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也应是金山银山的受益者,关键要建立利益联结,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让广大群众有收益、能致富。“金山不金山,群众最有感”。我们推行的全域旅游、林权两换、林下经济等重大举措,不管涉及哪个层面利益问题,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让利、市场分红等形式,让群众守着好生态,也能过上好生活。比如,我县立足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山水风光,大力推行“政府主导、镇村配套、社会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成功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预计突破500万人次、50亿元,吸引了5000多名青年参与到“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

  让乡村基层有投入、赢发展。德化作为山区县,乡村振兴任务比其他地区要来得紧迫,我们通过适度开发方式,有效盘活绿水青山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的要素支撑。比如,立足县域面积广阔、可开发耕地资源较多的优势,组织实施了140个补充耕地项目,通过开展“山水林田湖”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多渠道补充高质量耕地指标1.2万亩,不仅镇村两级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收益,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沃土,培育出了“三黑三黄三宝”等特色农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位居福建第一,打响了“德”字号农产品品牌;同时,我们还通过交易补充耕地指标,获得耕保红利20多亿元,有力保障了乡村道路、安全饮水、教育医疗等项目资金需求,推动乡村驶上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用活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为用活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现实可能。

  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市场交易形式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最有效路径。我们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用好碳汇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生态资产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比如,作为福建20个碳汇交易试点县之一,我县以“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在2016年实现碳汇交易200多万元基础上,2020年再次交易竹林碳汇200多万元。比如,率先在工业排污企业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工作,既激励现有企业减排交易获利,又引导新建企业控制排污节约投资,五年多来共交易排污权2000多万元,主要污染物均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像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完成减排任务的620%、454%、384%,取得超预期效果。

  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作用。绿水青山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整体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等特征,客观上需要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实现其经济价值。比如,德化作为“两江”(闽江、晋江)源头,每年为下游地区输送25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出境断面水质在全省名列前茅。为守好这口“大水缸”,我县全面提速生态环境建设,财政投入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在这其中,得益于省、市推行的上下游补偿机制,德化共获得各类补偿资金2.1亿元,有效缓解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安全生产水系、城镇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资金压力,通过绿水青山获得的收益,又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极大地提升了维护生态安全的能力。

  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两个关系

  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必须辩证地看待开发与保护工作,一些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保护了绿水青山,恰恰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发展金山银山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找到开发与保护的“黄金分割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和谐共促。

  重点化开发,为保护提供物质支撑。在严守“三条红线”前提下,突出城镇重点区域,坚持节约集约开发,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市环境高颜值、民生事业高福祉,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比如,我们坚持走新型城镇化路子,以城关两镇及周边区域为重点,开展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重大民生项目布局,启动9大片区改造,实施179个城建工程,引进243个产业项目,投用10个公园、13条城市道路、23个公共停车场,把城区建设成为德化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主平台,目前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5.6%,城区集中了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劳动力、经济总量、税收和95%的中小学生,打造“大城关”发展模式的升级版,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全域化保护,为开发留出生态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可以说,不管什么区域,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把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让生态只能变好不能变差,打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深知德化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再怎么重视与保护都不为过,在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基础上,下大力气推进“四绿”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城乡环境整治等生态治理工作,比如,以推进全国林地占补平衡扩大试点为契机,每年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2016年以来造林绿化10.4万亩,森林覆盖率长期稳居全市首位,成为泉州乃至福建名副其实的“绿肺”;比如,在城区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十大环境专项整治”,成功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并蝉联国家卫生县城;比如,在农村全面铺开“一清二整三美化”,培育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示范线、示范片,打造了德化版的“绿野仙踪”,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连续11年考核优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省、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