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以万计“三无”船考验禁渔

2021-01-18 10:26:42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3期

 

2020年12月31日,执法船队在重庆江北嘴执法船舶码头整装待发 唐奕摄/本刊

经过逐船逐户建档立卡,沿江10省(市)共核定退捕渔船11.1万艘、渔民23.1万人,目前渔船渔民退捕基本完成

“三无”船有的是交通船,有的是农用船,到底归哪个部门管不明确,“这是个烫手山芋,大家都能管,最后都不管,给禁渔工作留下隐患”

长江休渔十年,实际上就是修复长江生态,让鱼多、水也好,为子孙后代谋福利。既要打好眼下的攻坚战,还要持续深入打好持久战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贤 韩振 董雪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正式开启“一江两湖七河”10年禁捕周期。2020年以来,通过动真碰硬、强力推进,长江禁渔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涉及禁渔的14省市,成规模的非法捕捞行为基本绝迹,11.1万艘渔船、23.1万渔民退捕上岸,长江实现“人退鱼进”历史性巨变。

  近日,本刊记者在湖北、重庆、安徽等地调研发现,长江十年禁渔开局良好,但沿江地区还有不少涉渔“三无”船舶,仍有不法分子顶风作案偷捕,部分年龄偏大的渔民面临就业难,成为“十年禁渔”开局必须迈过的三道坎。

  受访基层干部指出,“十年禁渔”大计,最难在渔民,必须做实做细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分类施策切忌一刀切;同时加强监测监管,严打非法捕捞行为。

  渔民告别“水上漂”

  转产就业待提质

  在安徽芜湖长江三桥附近的渔政码头,被执法部门没收的10多艘小渔船和大量网具摆在岸边,成为一个警示曝光台。44岁的渔民齐立正在码头边值勤,这位祖孙三代打鱼为生的资深渔民而今成了“护鱼员”。

  “我每月能拿4000多元,虽然收入比以前少了,但也够生活了。常年在江里的人对长江都很有感情,以前是索取,现在是呵护,感觉完全不一样。”齐立说,“我们每天巡逻,江里偷捕的很少了,偶尔有人放几个地笼;看着江里的鱼明显变多,心里很舒坦。”

  为扭转长江生物多样性急剧恶化的严峻形势,2003年以来长江分区域分时段实施禁渔,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2020年12月15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表示,经过逐船逐户建档立卡,沿江10省(市)共核定退捕渔船11.1万艘、渔民23.1万人,提前完成2020年退捕任务。剩余1599艘、3072人将按计划于2021年底前完成退捕。

  “退捕还鱼”的关键在渔民,难度也在渔民。逐水草而居,在江河湖泊捕鱼是长江渔民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如今告别“水上漂”生活,退回到岸上重新出发,这是一次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巨变。

  为了让渔民“退得出、稳得住、有出路”,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对渔民安置保障问题十分重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4日,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已安排206.63亿元,实际支出148.53亿元;截至2020年12月11日,各地累计落实社会保障21.8万人,帮助16.5万人实现转产就业。

  退捕渔民以灵活就业、务农为主。记者走访发现,长江退捕渔民普遍年龄较大、学历低、就业技能单一,渔民特别是五六十岁的渔民存在就业稳定性差、就业和生活水平偏低的现实困难,面临就业渠道少、收入低等问题。截至2020年10月中旬,湖北省退捕渔民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的占52.95%,务农的占23%,在企业或单位就业的占17.54%。

  “上岸后大多零零散散打点零工,赚不了多少钱,目前来看,收入只够过过日子。”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渔民周良说。

  非法捕捞基本遏制

  “三无”船舶监管存难

  通过大力推动长江渔民退捕上岸,重拳出击持续强力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公安部长江航运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成规模的非法捕捞已基本绝迹,只有零星散发案件”,有力遏制了非法捕捞多发态势。

  但在利益驱使下,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顶风作案。记者采访了解到,盘踞在长江干流重庆江津至巴南段、以陈某为首的非法捕捞犯罪团伙使用电鱼机、三层网等禁用渔具,非法捕捞渔获物销售给鱼贩和多家餐馆。经查,犯罪团伙2个月非法捕捞近20次,捕获渔获物1000余公斤,非法获利20余万元。近日,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分局成功摧毁了这一非法捕捞犯罪团伙。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6月底至12月中旬,沿江执法机构累计查处非法捕捞案件7160起,查获涉案人员7999人。

  长江非法捕捞久打不绝,除了利益驱使、渔具渔获物销售环节未完全堵住之外,数以万计的“三无”船舶(一般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游离于监管之外也是重要原因。2020年以来,沿江各省市持续开展“三无”船舶清理整治。2020年6月底至12月中旬,沿江执法机构累计清理取缔“三无”船舶3.2万艘。

  记者跟随国务院督查组督查发现,湖北、湖南等省份的“三无”船舶均在2万艘以上;贵州省长江流域共有15000多艘农村自用船,大多是库区农民用于生产生活的船只。记者在沿江乡村走访发现,有自用船停放在村民的房前屋后,有村民说:“现在不让捕鱼了,船不能停在水里,要用的时候再抬下去。”

  多位沿江基层干部表示,“三无”船有的是交通船,有的是农用船,到底归哪个部门管不明确,目前对“三无”船舶没收处置等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不完善。“这是个烫手山芋,大家都能管,最后都不管,给禁渔工作留下隐患。”

  齐抓共管修复生态

  分类施策忌一刀切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说,长江“休渔十年”,实际上就是修复长江生态,让鱼多、水也好,为子孙后代谋福利。多位受访基层干部指出,既要打好眼下的攻坚战,还要持续深入打好持久战。

  加强指导把禁渔工作做实做细,分类施策切忌一刀切。曹文宣表示,渔民转产转业是一项牵扯面广、情况复杂、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要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安置方式,多渠道支持渔民转产转业。重庆市万州区人社局干部任晓君说,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必须做实做细,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施策,以县乡甚至村为单位,采取直接补贴、保障房建设、订单式培训、纳入社会保障等不同形式的政策组合拳。可比照失地农民,让渔民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补贴。

  常态化高压严打非法捕捞行为,严格规范长江垂钓、科研捕捞等其他涉渔活动。多位基层干部建议,持续巩固前期清理整治成果,继续保持禁捕高压态势,加强渔政、公安、海警、海事、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勤联动,形成共管江段、共管水域、跨市跨省水域等联合巡查执法机制,铁腕打击非法捕捞。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尽快恢复长江水生系统生境,及时开展种群重建实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飞说,加强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科学评估禁渔效果。全面禁渔后长江鱼类资源保护应当以自然恢复为主,但对珍稀物种应采取适当的人工措施,开展种群重建实验,促进种群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