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如何扩?中国消费市场潜力有多大?
➤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约增加1400万人,每人每年增加消费一万多元,总消费就能增加约2000亿元,未来10年仅此一项总消费就将增加两万亿元左右
➤促进消费要打好组合拳,就是要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合理消费”
➤推进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开展汽车下乡,促进汽车进口市场健康发展,扩大二手车的出口,畅通新车、二手车、报废汽车的流通循环
文 | 商务部副部长 钱克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支出法核算,2019年GDP中最终消费占比超过55%。可以看出,消费在扩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全面促进消费,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未来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消费贡献不断增强,消费结构持续升级。2020年受疫情影响,消费遭受了重大冲击,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市场持续回稳向好。展望未来,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首先是我国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2017年中国消费者为全球贡献了超过40%的电动汽车销量、30%的汽车销量、45%的鱼类和海鲜销量、37%的新鲜肉类销量和24%的葡萄酒销量。在全球所有消费品类市场中,中国的平均份额约为18%。
其次是消费增长空间广阔。从最终消费来看,发达国家消费占GDP平均比重超过70%,美国和英国超过80%,我国占比为55.4%,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增长潜力。近几年我国消费增长比较快,最终消费率平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特别是我国规模超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构成消费的重要支撑,超过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总人口。据预测,未来十五年这一群体还将增长到8亿人,消费前景非常广阔。
第三是消费升级动能强劲。从发展规律看,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后,消费将进入快速升级阶段。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了一万美元,消费升级后劲很足。从消费结构看,我国服务消费比重已超过50%,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服务消费的发展空间广阔。从消费创新看,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20年1~11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形成拉动消费新动能。
第四是城镇化催生新机遇。乡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四成,但乡村消费占比还不到15%。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约增加1400万人,每人每年增加消费一万多元,总消费就能增加2000亿元左右,未来10年仅此一项总消费就将增加两万亿元左右。
第五是强大生产创造需求。我国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是目前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当前我国产业链自我循环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方式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高,大量高质量供给将创造更多新的需求。
我国消费发展既具备许多优势和条件,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居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放缓影响了消费者的预期和信心,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0.6%。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有待完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占比较高,对消费造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二是供给结构有待优化。供给结构不能完全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居民高品质、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还没有充分释放。同时消费设施不够健全,消费便利度还有待提升。三是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假冒伪劣问题仍然存在,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诚信兴商的良好风气还没有完全形成。
工作人员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内作业(2020年11月20日摄) 丁汀摄/本刊
促进消费五大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全面促进消费做了总体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初步考虑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健全现代流通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促进消费要打好组合拳,就是要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合理消费”。
一是促进就业增收,让居民能消费。要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发展城市灵活就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支持返乡创业。同时还要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特别是以高校毕业生、熟练技工和服务员、新型职业农民等作为重点,培育中等收入“后备军”。完善收入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优化个人所得税的阶梯税率,逐渐缩小工农、城乡、脑力体力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此外,要拓宽增收的渠道,特别是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村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让居民敢消费。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要发挥社保体系的兜底作用,统筹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脱贫攻坚的补短板作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相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增加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三是加强供需匹配,让居民愿消费。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品牌建设等为抓手,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提高商品供给与需求体系的适配度,加快发展文旅休闲、体育健康、育幼养老和生活服务业,提升服务供给。完善商贸流通网络,补齐流通设施短板,发展城乡共同配送,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下沉,提高物流智能化水平,打通流通主渠道,畅通消费微循环。健全供需循环机制,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推动流通与产业深度融合,搭建一批促进供需对接的商贸流通平台,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展会、专业性的展会,引领消费升级。
四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强化市场秩序的监管,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强化线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互联互通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联合奖惩机制,全面实施全过程信用监管,逐步建立消费信用体系,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益和集体诉讼机制以及小额诉讼机制,加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曝光力度。
五是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理念,引导居民合理消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要建立激励机制,为绿色低碳消费建立更具明确导向的价格、标准和政策体系。倡导循环消费,加快二手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要倡导绿色包装,引导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抓好促消费七大工作
进一步扩大消费,要统筹推进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商务部门将重点抓好七方面的工作。
一是扩大商品消费。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推进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开展汽车下乡,促进汽车平行进口健康发展,扩大二手车出口,畅通新车、二手车流通循环。促进家电家具消费,组织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家电家具以旧换新,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家电家具的更新消费。扩大进口商品的消费,充分发挥进口博览会的作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扩大优质商品进口,促进内外贸的贯通。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引导外贸企业对接国内需求,研发适销对路商品,拓宽出口产品转内销渠道。
二是提振服务消费。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完善促进餐饮节约和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促进生活服务业的提质和扩容,进一步完善提升商贸生活服务业的品质。发展社区生活服务,开展社区生活服务业发展的试点,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三是促进城市消费。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消费中心。高质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着力打造智慧街区和智慧商圈。同时还要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改造和提升农贸市场。
四是发展农村消费。要提升电商进农村的水平,电商进农村对扶贫有推动作用。下一步还将加快电商发展步伐,扩大覆盖面,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乡村商贸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引导骨干流通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推动农村流通设施和业态融入现代流通体系。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既涉及到农村,也涉及到城市消费,要补齐农产品冷链短板,构建农产品现代供应链,提升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
五是提升传统消费。实施传统商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实体商业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开展商品市场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一批衔接产供销、贯通内外贸、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业品批发市场。加强中华老字号的保护和发展,构建老字号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支持老字号做精、做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是培育新型消费。推进线上线下消费的融合,引导实体商业企业积极上线,打造一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示范企业。发展无接触交易平台,鼓励流通企业、线上平台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支持在社区设立收发站等无接触的交易设施。要促进品质消费,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优化供给结构,扩大绿色健康食品、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的消费。促进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商场,推广绿色包装,发展绿色回收,扩大绿色产品的采购和销售。
七是优化消费环境。要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商业诚信文化、强化商务领域的监督管理,加快推进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现“清单式”管理,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新型消费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