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机遇,驶入数字化转型发展快车道

2021-01-20 09:04:24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3期

  

山东省临沂商谷罗滨逊智慧物流园1号云仓,工作人员在货架上取货物(2020年11月21日摄) 郭绪雷摄/本刊

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全过程,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应用场景化、数据资产化四个维度展开

未来,在推动社会服务模式创新和均等化、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方面,信息技术将大有可为

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数字经济真正赋能高质量发展

  文 | 白津夫

  数字化,是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引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智能化。

  放眼世界,人类已进入在线社会:实时在线、全程连接、全域覆盖,线上线下日渐融为一体。大量充满活力的数字企业,包括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等场景的数字经济体被催生出来,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这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更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如何把握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时代机遇?关键着眼点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同时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数字经济真正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数字化发展的经济方位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

  当下,数字化发展在经济领域从消费端延伸至生产端,从生产流通到分配消费呈现全流程、多领域覆盖,数字工厂、数字农业、数字贸易、数字货币等成为大趋势。重点从四个维度展开。

  一是产业数字化。这体现在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量大面广,是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2020年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

  二是数字产业化。将信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要素,发展形成新产业、新业态,代表着产业现代化的方向,引领结构性变革。《白皮书》显示,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达7.1万亿元,占GDP比重7.2%,同比增长11.1%。

  三是应用场景化。通过场景化消费和知识与信息服务,塑造更多可视化、互动性数字应用场景,增强需求适配性,拓展数字化新空间。

  新场景开发引导需求,同时调整资源配置方向,推动数字化应用深度发展。比如,疫情期间催生的线上教育、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线上办公,以及情景互动的直播带货、视频营销等新消费、新模式,既带动产业化快速跟进,又反方向推进产业链延伸发展。未来,随着人们认知方式和消费习惯的适应性改变,数字化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营造数字化应用新场景,更深层次上推进数字化应用发展。

  四是数据资产化。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数据的价值化、资产化、产权化,推动数据资产的可交易化,将促使数据资产交易中心和交易平台应运而生,并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

  数字化发展的社会坐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社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同社会转型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推动精细化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创新。未来,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大有可为。

  有利于推动社会服务模式创新和均等化。数字技术能够不断扩展社会服务覆盖范围和用户群体,扩大优质低成本服务供给,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教育方面,慕课提供的大量优质视频课件资源、在线答疑及交互性社区,促进教育均等化;医疗方面,数字技术促进远程诊疗、远程手术的广泛应用,让患者更便捷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文化方面,诸如“数字故宫”之类的文化资源与服务形式,为文化传播带来新活力、新体验;家政服务方面,通过建立覆盖从业人员的数据库,实现同需求方的高效精准匹配。

  有利于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数字技术推动下,以民主参与、集体协作、自组织和自我调节为特征的网络社会加速形成,互联网平台成为民众参与政治议程、公共政策和政府感知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打造智慧型城市、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传统的治理模式和“人海战术”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治理的需要,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数字政府,是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创新行政管理、服务监管方式,实现政府效能优化提升的新型治理模式。加快数字化发展,不仅能掀起政府部门科学化精准化的效能革命,还能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这其中,形成数字文化与建设数字生态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深化对数字化的认知、理解与共识,形成更广泛的数字文化。另一方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素养教育框架,加强数字技能普及培训,营造数字化发展的生态环境。

  此外,优化数字治理,必须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在倡导数字文明、形成数字伦理的同时,加快数据安全法规制度建设,促进数字化健康发展。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才能真正赋能高质量发展。要做优做强产业,加强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建设。

  加快产业基础的数字化改造,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级,为产业链现代化提供强有力基础支撑。在全新基础上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打造新兴产业链。

  通过平台赋能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沿产业链深度融合线上能力和线下生产力。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互联互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互动。同时,精准对接供求信息、整体降低交易成本、全面提升产业链效率,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开放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密集型产业,加快形成以数字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经济新优势,聚焦产业集群应用场景营造,拓展产业链、供应链,放大产业集群效应。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形成资源集聚、产业集群、企业融通发展优势。

  加快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平台、工业APP布局,用工业互联网联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基于数据的跨区域、分布式生产、运营,提升全产业链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实现个性化定制、联程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

  打造平台化产业生态。数字化让平台成了产业组织核心、运行主体。通过平台赋能,推动形成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创新引领、要素富集、空间集约、宜居宜业的产业生态综合体。

  如此,创造全新的产业氛围,促进各类产业互补成长、为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发展创造条件,带动形成产业体系融合互动的产业格局。(作者为北京工商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