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离不开这个小切口

2021-01-26 08:31:40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4期

 

2020年6月28日,深圳罗湖区直机关工委联合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支部为全区党员干部讲授

“弘扬烈士精神,铸就政治品格——寻根80年”专题党课。图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社区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是城市治理的生长点、是展示治理成效的“显微镜”

社区治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应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思维,统筹考虑、一体推进

强化社区党组织主心骨地位,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多元主体积极协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简约高效的治理体系

  文 | 赖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这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治理的科学指引与行动指南。

  近年来,深圳市罗湖区通过创建先行示范社区,聚焦治理机制、工作平台、民生“七优”、网格改革、科技赋能等领域进行系统谋划和深入实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须久久为功。未来,深圳市罗湖区将继续把社区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切入点,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

  治理成效显微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必须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

  社区是城市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不论年龄、性别、身份,居民群众最终要回归社区生活。社区这种联系群众的广泛性、组织群众的基础性、凝聚群众的直接性特点,是市、区、街道各层级所不具备的。

  社区是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汇集地,是城市治理的生长点。作为各类社会组织、社会人群的落脚点,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很多汇聚于此、城市快速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大多首发于此。城市治理的重点在社区,难点也在社区,必须充分发挥社区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民生最直接、化解矛盾最及时的优势。

  社区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展示治理成效的“显微镜”。作为群众感受党和国家脉搏的最前沿,社区形象怎样,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印象就会怎样。社会治理能否有力有序有效,城市管理能否做到“像绣花一样精细”,重点就在于社区这根针能否穿起千条线,发挥政策兑现的桥梁作用、政策成效的兜底作用、政策纠偏的反馈作用。

  可以说,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强社区治理效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城市治理的目标方向。

  系统思维谋划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思维,统筹考虑、一体推进;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坚持基层创新和顶层设计相结合。社区治理既需要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也要注重顶层设计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基层要聚焦机制创新、群众工作、平台建设、民生幸福、精细治理、以文育人等,不断探索社区治理的新路径;顶层设计则要聚焦社区所需,全面整合组织、政法、民政、网格等治理资源,形成一揽子管总的社区治理制度体系和协同机制。

  坚持政府负责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社区治理不能仅依靠党委政府单打独斗、大包大揽,要把各类主体有效凝聚起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承接项目开展社会化运营,有效扩大优质供给;要不断健全社区治理民主协商机制、社会协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激发社会参与活力。

  坚持重心下移和条块融合相结合。要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既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又要推进条块联动,形成治理合力。开展党建引领下的综合网格改革,建立一张网格管全域、一套机制管全程、一支队伍管全部的网格化精准治理机制。践行全域党建、融合发展、区域统筹理念,做优社区党组织和行业、单位党组织互联互动平台,推动基层治理系统性增效。

  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精准治理,既要围绕群众共性需求提供阵地化专业服务,又要围绕群众个性需求提供精细化上门服务。建立集“党建+政务+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社区党群服务阵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践行“走、看、听、问、记、办”的“走动式工作法”,主动发现需求,主动精准服务。

  坚持“面对面”和“背靠背”相结合。推动现代智慧科技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让社区运转更聪明、更智慧,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也要防止过度追求“网上办理”,让“智治”充满“温度”。

  找准破题出新着力点

  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点是加强党的领导,着力点是自治、法治、德治。为此,必须强化社区党组织的主心骨地位,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多元主体积极协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简约高效的治理体系。

  突出党的全面领导。离开党组织的领导,基层治理就会走偏方向,就难以把其他主体的作用有效地凝聚起来。要因时因势对社区党委放权赋能增效,让社区党委在治理中有更全科的功能和更实在的话语权,推动机关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群众转;织密建强居民小区党组织体系,强化小区党支部对业委会、物业企业的引领和监督,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城市基层最末梢。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人民群众幸不幸福、满不满意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转变。大力引导、组织、建立文体类、管理类、服务类等群众自组织,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提升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突出法治保障作用。法治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只有依法治理才能保障社区治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要进一步用法治思维推进社区治理,深入推进法治社区建设,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充分整合社区民警、社区法律顾问、法官、检察官进社区等力量,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努力使依法办事成为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突出常态长效机制。社区治理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要抓实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强化下沉意识,做实下沉内容,优化下沉机制,防止社区机关化。健全“发现问题—协调解决—跟踪反馈—考核评价”的全周期治理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规约、居民公约,发挥家庭家教家风作用,进一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突出骨干队伍建设。基层干部是基层治理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支撑。要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待遇保障。要着力提高社区工作者政治素质、专业素养、治理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切实当好政策宣传员、党建指导员、问题搜集员、矛盾化解员、群众服务员。(作者为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