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矿井救援队员:“成不了医生,也可以救死扶伤”

2021-04-07 08:30:36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14期

  

燃烧自己的“傻瓜”

  ➤“干这行,哪有不受伤的?伤痕是挽救生命的证据,我以此为荣。”

  ➤“如果下次还能上来,我想把所有人都带回来。”

  ➤“我们像燃烧自己的傻瓜,想救更多人,做更多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步云 实习生 赵萌

  高温、浓烟、视线受阻、寸步难行……这是贵州豫能救护大队中队长李远伟经常遇到的工作环境。在与世隔绝的矿井下,爆炸坍塌随时可能发生,但李远伟和他的队友总是往更深处摸索,努力搜寻着被困人员的迹象。

  今年是李远伟参与矿山救援的第12个年头,他头顶上的那束灯光,照亮了很多人生命的希望。

  成不了医生也要救死扶伤

  救死扶伤的志向一直藏在李远伟的心底。从小他就梦想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却因家庭条件不得不放弃学业,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2009年底,从河南老家来到贵州的李远伟赶上救援队招聘。抱着“救援队算半个医生”的想法,他报了名。

  经过培训考试,19岁的李远伟成为救护队员。工作不久,他就遇到了挑战——一处废弃矿井由于后退式采煤形成的矿坑没有及时回填,通风环境里堆积了大量可燃物,引发火情。

  接到任务后,李远伟和队友忍受着着燃烧带来的高温和浓烟,把黄泥装进麻袋,垒起密闭墙,开展封闭作业,试图阻断大火蔓延。但由于矿井内的火风压很高,刚垒到三分之二,密闭墙就开始向外倾斜。没有时间犹豫,倒退十米后,他们重新开始封闭工作。

  这是李远伟第一次到井下开展救援,抢险工作用了16个小时。由于行动匆忙,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长时间的烟熏火燎让李远伟和队友们的眼睛肿得睁不开,几天都只能眯成一条缝。

  火灾水灾、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顶板事故……矿山救援大队的救援任务涵盖矿山事故的各方面,也对矿山救护队员的训练科目提出了更高要求。李远伟说,每天要练10个小时以上。

  日常体能训练只是基础,模拟事故演练、六七十摄氏度环境下的高温训练、万米负重耐力训练都是家常便饭。救援理论知识和安全规程如何牢记于心?救援设备、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精密检测仪如何使用?挂风障、高泡灭火、安装局扇接风筒、接水管、风门修复等技术操作如何熟能生巧?则是他们必须牢固掌握的“独门秘籍”。

  努力没有被辜负。2016年,在加拿大萨德伯里参加的第十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首次登上国际赛场的李远伟荣获第6名。

  虽然远离家乡,可入职这么多年来,李远伟没有休过一次探亲假。对救援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不只是为了给集体带来荣誉,更是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如果下次还能上来,我想把所有人都带回来。”他说。

李远伟在井下

  每次下井都做好回不来的准备

  白天训练,晚上学习理论,矿山救护队员们24小时待命,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值班员接到应急救援召请后,会在第一时间拉响预备铃,再拉响警铃,所有队员要在一分钟内完成出动。

  2012年,接到矿井塌方的灾情,李远伟带队赶赴现场。在搜救过程中,井内传出声响,救援队立即敲击回应,循声清理碎石和冒顶物,用液压支柱撑起顶板,成功解救出一名被困29小时的矿工。

  “如果晚一会儿,就可能与一条鲜活的生命失之交臂。”李远伟回忆,当时那名矿工被一块巨大的煤矸石压住,头顶上还有一块石头摇摇欲坠。

  李远伟说,井下救援不同于地面救援,面对的是一个压抑又黑暗的世界,充满不确定因素,时刻需要提防爆炸和二次塌方的危险,压力非常大。“每次下井救援,都不知道能不能再出来。”

  为了应对危险复杂的现场,保障救护队员安全,李远伟也见证着救援设备的不断升级。他告诉记者,2009年之前,氧气呼吸器是直接含在嘴里的,下井后不能说话。而现在的全面罩,不仅可以说话,还有传声模式,更先进的面罩里还有可以喝水的吸管。

  在矿井救援中,救护队员们需要负重15公斤左右的氧气呼吸器。“这能让我们在井下封闭环境中正常呼吸,延长救援时间,但吸纯氧也会让人体机能加速老化,对器官也有损伤。”李远伟说:“大家都知道后果,但从来没人提起,也没人告诉过家人。”

  扭伤、剐蹭、灼伤……训练和救援过程中,队员们大伤小伤不断。一次扑救森林火灾,李远伟被高温烘烤到掉皮。由于长期劳累,他腰部中度劳损,腿部关节处严重磨损,背部更是布满疤痕。他笑道:“干这行,哪有不受伤的?伤痕是挽救生命的证据,我以此为荣。”

  做黑暗里的那束光

  贵州地貌复杂,救援过程中往往需要攀岩。2016年,李远伟和队员去加拿大学习参赛后,一直针对绳索救援进行训练。

  2020年12月,10多名驴友到黔西县素朴镇水西洞一处未开发的溶洞探险,与外界失联。晚上6点多,接到救援任务后,李远伟奔赴现场,此时天色已黑,还下着雨。

  溶洞洞口狭小,里面的小路只有20多厘米宽,泥泞湿滑,头顶还时常有石块凸出。一侧是茂密的植被,另一侧就是深坑悬崖。地下溶洞的通道很多,一处很小的洞口透出的光,让他们找到了被困人员,此时已是凌晨。李远伟和救援大队的队员们用绳索,一点一点把被困人员拉出洞口。

  李远伟说,救护队员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人员流动很大。“成为救护队员,意味着要经受非同寻常的苦与累。”

  面对危险与困难,李远伟也曾想过退缩,但脑海中总浮现出一句话:“如果我们不去救他们,谁来去救他们呢?”12年来,他参与各种重特大事故20多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15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抢救出每一位遇险者,是他最大的心愿。

  李远伟说,随着安全理念提升,智能化产煤与监控设备的完善,矿山安全事故在减少,他所在的救护大队也在向多元化救援队伍方向发展。

  “既然选择了,就坚持下去。”李远伟说:“我们像燃烧自己的傻瓜,想救更多人,做更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