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思想的力量

2021-04-19 14:47:30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16期

 

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让《瞭望》的报道折射出鲜明的价值、特色、气质和品格

《瞭望》的一大特色是有思想、大主题的深度报道。为此,编辑记者注重盯住主题、深入学习、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在重大主题、重大事件、重大节点上推出精品力作,是《瞭望》的传统

  文 | 瞭望周刊社原总编辑 姬斌

 

  从1998年3月起至2018年7月,我有幸在瞭望周刊社总编辑岗位上履职20年。退休近3年了,但当《瞭望》创刊40年大日子来临之际,想起与同事们共同耕耘的日日夜夜,依然心潮澎湃。20年弹指一瞬,20年岁月情深,瞭望人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埋头苦干、务实奋进,为履行使命拼搏不息的付出,历历在目。

  《瞭望》是新华社创办的新闻周刊,是政治刊物,是党的期刊媒体重镇,必须始终坚持政治立刊,做党的主张传播者、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履行好党的“喉舌”“耳目”职能,担当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正是如此,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让《瞭望》的报道折射出鲜明的价值、特色、气质和品格。四十不惑之时,值得一写的东西有很多。在思量写点什么的时候,一则要闻激起了一串回忆。

  2021年2月20日,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十二个字,黄钟大吕,字字千钧。“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充满坚定信念的言语,让我联想起2012年收看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直播后布置一篇稿件的情景。

  (一)

  那是2012年11月15日。虽前一天加班至凌晨,但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午闭幕,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要与中外记者见面,所以一大早便赶到办公室,打开电视,等候现场直播。11点53分,刚刚在全会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常委步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中外记者亲切见面,随即习总书记发表了被外界视为“就职宣言”的演讲,篇幅精练,话语质朴,感人至深: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直播一结束,我马上又听讲话录音。习总书记讲话中高频率的“人民”二字,流淌着浓浓的执政为民情怀。听着听着,脑海中忽然响起平时非常喜欢的歌曲《江山》:“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谋幸福,送温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瞭望》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执政立场、执政态度、执政信念、执政目标,报道好、阐释好、宣传好。我当即请来《瞭望》评论工作负责人,提出紧扣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的问题,马上撰写一篇重头评论。这天恰逢周四,来天刊物就要付印,评论负责人夜以继日伏案写作,而后我反复修改,成稿后,琢磨起个什么既贴切又具感召力的标题,最后敲定就用《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

  这篇评论以《瞭望》编辑部文章形式刊发。评论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为民思想,文中写道:“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探索为人民服务规律、更新为人民服务方法的历史。”

  在回忆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游行中高歌的《江山》后写道:“‘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的生动阐释。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宗旨信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稳定磐石,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和政治优势,更是党成立九十多年、执政六十余年来始终心系群众,始终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言行践履。”

  评论说:“正是因为始终将老百姓作为永远的挂念与生命之源,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旧中国各种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比较中脱颖而出,在筚路蓝缕的革命征程中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奋,最终成为代表最广泛的人民利益执掌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正是因为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始终为人民的福祉服务,始终回应群众最深层、最本质、最永恒的关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激发了中国人民排山倒海般的改革力量,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使得现代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使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示出了光辉的前景。”

  评论指出:“为谁执政,执政靠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为谁执政,靠谁执政,这既是立场问题,同时也是感情取向问题。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都是靠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甚至靠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流血牺牲而不断前进的。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党以什么样的感情对待人民,人民就会以什么样的感情对待党。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在感情上同人民同频共振、声应气求,与人民结成鱼水深情的党,只有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党,才是能够得到人民衷心爱戴的党,才是人民以性命相托的党,才是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党的责任,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始终饱含对人民的深情,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感情基石。”

  在阐释了如何战胜各种执政考验后,评论写道:“所有的考验归结为一点,就是要经得起民心关的考验。古今中外的历史反复证明,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政党轮替,无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在新的历史时期,就是如何让老百姓生活得安心、放心、舒心。”

  评论以这样一句话结尾:“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会记住马克思的一句话:‘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二)

  《瞭望》的一大特色是有思想、大主题的深度报道。为此,编辑记者注重盯住主题、深入学习、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上述报道,就让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治国理政,成为十八大后《瞭望》编辑记者一直紧盯的报道主题,也就有了2017年2月下旬为迎接十九大推出的《“直挂云帆”这五年——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政治经济学》深度报道。

  在重大主题、重大事件、重大节点上推出精品力作,是《瞭望》的传统。2017年迎来十九大召开。从十八大起已经过去五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究竟如何,自然成为海内外关注的一大焦点。这一长篇报道,正是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向中国人民许下庄严承诺切入,从多方面梳理了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深谋远虑治国理政战略大抉择大举措大手笔,归纳了由此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解析了深刻的历史与时代大背景大动因,明确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让“世界看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这一报道体现的正是上述《瞭望》的特色。当确定了报道方向后,记者认真钻研,深入采访,每拿出一稿,我就阅改一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数易其稿后,时任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审定了稿件并拟定了大标题。稿件经《瞭望》微信公众号推出后,包括新华社在内的63家机构微信公众号转发;新华社客户端在头条位置刊用,阅读量超过800万;新华网在头条位置刊发,80多家知名网站转载;新华社还用英文播发,《中国日报》头版刊登,数家国外媒体刊载。

  (三)

  大主题的报道需要扭住不放,持续跟踪,持续研究,持续深化,持续提高。2017年8月中旬《瞭望》又刊发了《永远为了人民的期待——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的深度报道。

  在此之前的2017年7月26日,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习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强调“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一报道围绕体现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以超万字篇幅,梳理、剖析了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这一根本逻辑内涵和思想体系的深化,其中,还用多种方式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在群众中间的生动细节。

  这篇稿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等等,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的政治底色和政治品格,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和实践的根本目标和行动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关键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稿件特别强调:“人间正道是沧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俨然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沿着这一逻辑行进的中国,必然迎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灿烂光明。”

  这一长篇报道刊发后,在当时“迎接十九大”舆论场中引发积极反响和高度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转发后,阅读量迅速达到10万+,点赞过千,近150家互联网媒体和新媒体APP在头条位置全文转发。

  (四)

  这一串回忆,让我再一次感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治国理政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宣传报道永恒的主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已经步入新时代的中国跨进了新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新发展阶段的大目标,明确了立足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国路径。这些都凝聚和闪烁着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思想光芒。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如今,人民群众对理性传播、主流信息、深度阅读、价值塑造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地党委政府则更加注重通过中央主要媒体“深入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其他地方的有益经验”,继而做到“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行动”。《瞭望》完全能够以大主题、有思想、系统化的深度报道,担当起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思想是决定行动的,没有思想自觉,就没有行动自觉,正确的思想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形成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势不可挡的力量。碎片化的宣传传播,不足以满足完整、准确、系统、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瞭望》追求的是践行习总书记对主流媒体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职责新要求,追求的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上发挥时政期刊主力军的独特作用,追求的是形成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相适应的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完全可以在系统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大显身手,展现大作为,帮助全社会学懂弄通做实,增强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

  今年迎来建党百年,相信《瞭望》一定会在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道上出新出彩,用走在时代前列的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