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再出发 ——写在《瞭望》创刊40周年之际

2021-04-19 14:55:26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16期

  

《瞭望》是新中国新时期最早的最高层政治公开化的窗口,是世界观察中国改革开放动向的“风向标”

不论过去还是未来,做“瞭望者的瞭望台”,深度解读中央决策,前瞻行业改革动向,是《瞭望》对时代对读者的庄严承诺

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瞭望》将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努力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有深度的解析、有意义的阅读,在喧哗、繁杂中站高望远

  文 |《瞭望》编辑部

 

  2021年4月20日,《瞭望》不惑。曾经一本薄薄的黑白版本刊物,早已成为中国时政刊物排头兵。

  我们从改革的伟大变革时代中来。《瞭望》诞生之时,前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吹起改革开放的东风;后有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第二个历史决议。由此,中国开启了团结一致向前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的长征。

  我们向民族的伟大复兴愿景前行。《瞭望》不惑之年,正值建党百年,“十四五”规划建议擘画了一幅宏伟壮阔的建设蓝图,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与这个伟大的时代一起,《瞭望》走过40年,留下了燃烧的激情,留下了拼搏的汗水,也留下了奋斗的探索,作为瞭望者的发现力、判断力、洞察力薪火相传。

  值此之际,我们希望与一路相伴走来的老读者,一起重温过去;幸能相逢的新读者,也可借此分享我们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新闻历程。

  站上山巅,我们瞭望。回首来时路,我们是《瞭望》。展望前程,继续庄严承诺,我们依然是《瞭望》。

  一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的改革吹响了启航号角。1981年,“中南海纪事”一鸣惊人,《瞭望》以传递来自中国高层的第一手独家新闻,打开了新中国新时期最早的最高层政治公开化窗口。

  站高望远、高端权威,是《瞭望》创刊初始的气质和底色,40年来,《瞭望》一以贯之。

  40年前,改革开放大潮初起,百业俱兴。当时,大型新闻周刊已经是世界各国新闻事业发展潮流,但国内还没有一本这样的刊物。

  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穆青认为,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正逢这样一个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需要新闻事业进一步兴旺繁荣。办好一份大型新闻周刊,是党、人民和时代赋予的任务。

  1981年初,新华社决定创办《瞭望》。首先成立《瞭望》月刊,积累经验,训练队伍,扩大影响。同时计划在《瞭望》创刊号上撰写一篇特稿,报道中央领导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全国人民幸福生活运筹帷幄、日夜操劳的工作情景,以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同心同德干“四化”。

  受命采写这篇特稿的记者冯健、曾建徽在中南海采访了10天,共参加了7次座谈会,收集、记录的资料达数万字,其内容之丰富,一篇通讯难以尽纳。于是,编辑部决定开设“中南海纪事”专栏。

  开设专栏报道中央领导工作情况,这在新中国新闻史上没有先例。于是,穆青专门写了一个报告,把《瞭望》杂志开办“中南海纪事”专栏的计划、专栏第一批选题以及第一篇文稿《中南海的春天》,一并呈送中央领导同志。

  穆青的报告在3月25日送出,邓小平同志在3月26日就圈阅了这个报告,批复:“可以”。

  1981年4月20日,《中南海的春天》随着“中南海纪事”专栏,在《瞭望》创刊号上同读者见面。“九尽冬去。春天,又来到了中南海。”充满细节的特写,把曾充满神秘感的中国国家领导机构的神秘面纱掀开了一角。

  “中南海纪事”,打开了新中国新时期最早的最高层政治公开化窗口,这是改革开放在中国新闻界留下的深刻印记。

  《瞭望》原总编辑陈大斌说,在“中南海纪事”之前,外界对中央的事情不了解。《瞭望》把这个窗户打开了,用一鸣惊人形容不过分。

  “《瞭望》披露高层信息,一度引起中央警卫局紧张。”《瞭望》筹办者之一、原副总编辑刘野说,发表于1983年第9期“中南海纪事”专栏的《晨曦初照的时刻》,是媒体首次集中披露中央领导人工作之余坚持体育锻炼的新闻报道。

  “这是编委会决定的选题。”采写记者朱敏之曾经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说,为了让群众更近距离地感受中央领导的工作和生活。“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警卫局的紧张,我也担心有点什么偏差。”但是稿子发表之后的社会反响很好。

  1984年1月2日,《瞭望》月刊改为周刊,成为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周刊。从“中南海纪事”专栏起步,《瞭望》传递来自中国高层的第—手独家新闻,引起国内外读者的高度关注,树立起她在国内时政期刊中的权威地位。

  梳理过往报道发现,现任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5位曾在《瞭望》发表署名文章或接受专访。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所发表的署名文章或接受专访的报道,就达10篇。

  二

  《瞭望》创刊的四十年,是改革开放富民强国的四十年,也是传媒快速发展的四十年,我们见证历史、记录历史,参与历史、创造历史。

  一如刊名,《瞭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航程上的瞭望者:站高望远,瞭望航向,助力中国号巨轮如期抵达既定目标;解析最高层、最权威部署,奋楫猛进,鼓足自信的风帆;传递来自一线的声音,凝聚力量,万众一心,划好实干之桨。

  40年来,立时代潮头、发九州先声、察国情民瘼,始终是《瞭望》不变的责任与担当。

  《瞭望》创刊之初,曾向全社会发出征求刊名启事,大多数人选择《瞭望》这个刊名。

  “这个刊名有团结一致向前看之意。”刘野说,正如约瑟夫·普利策所言,公共传媒是社会生命的第一线瞭望者。

  自创刊起,《瞭望》的使命一如刊名,感国势之兴旺、立时代之潮头、发人民之心声,始终坚守办刊目的与服务对象——《瞭望》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40年来,《瞭望》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发出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声。

  1984年6月30日上午,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他在这次谈话中系统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最重要的方针政策和理论观点,清晰勾画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框架。

  采访会见的《瞭望》记者朱敏之,将邓小平的讲话记录下来整理成了《邓小平谈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1984年8月20日,这篇文章在《瞭望》周刊“中南海纪事”专栏独家刊出,成为国内首次披露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

  在此文基础上,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出版。从此,国外媒体开始提到“中国的道路”。

  “后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为了编辑《邓小平文选》,寻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首先发表的出处,在《瞭望》找到我,根据我的采访记录核实了文章中的一些内容。经过修改,此文后来被选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朱敏之说。

  40年来,《瞭望》与国家发展同愿同行,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邀请彭真同志解读宪法修改为何能体现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向华罗庚提问如何建造中国的“通天塔”,与费孝通畅谈中国的“小城镇、大问题”,前瞻大部制改革……在40年来的《瞭望》合订本上,能看到一长串耳熟能详的作者名字,他们或已身居高位,或是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是他们以笔记录,与《瞭望》共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40年来,《瞭望》与人民休戚与共,始终为人民鼓与呼。

  以法治思维审视北京东方广场工程引发的思考;提出要用就业率考核政府;以案促改对瓮安官场“怪”状发出警号;关注外卖骑手被算法挤压的人生;走进王淦昌、朱光亚、路遥、袁隆平的内心世界,解析平凡人点滴善行背后的精神光谱……《瞭望》的目光,须臾未曾脱离人民,《瞭望》的立场,紧紧站在党和人民一边。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需,一直是《瞭望》报道的出发点与着力点。

  在大转折时代的起点上诞生,如今四十不惑的《瞭望》,一直探索着“新闻性、权威性、思想性、可读性高度统一”的特色,“集一周于一日”,将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详尽地将重大新闻的来龙去脉告诉读者,做“瞭望者的瞭望台”。深度解析中央决策,前瞻社会变革走向,是《瞭望》对时代对读者的庄严承诺。

  三

  在新世纪的传媒大变革和多媒体传播大趋势下,面对传媒环境的巨变,《瞭望》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全方位提升品牌报道的影响力、竞争力,加速形成中国时政新闻期刊“第一品牌”。

  从一本周刊到多本期刊方阵,从传统媒体到以《瞭望评辨天下》为先锋闯入电视媒体,再到以“智库型媒体、媒体型智库”为尖兵,创新性地楔入数字媒体领域,《瞭望》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时政期刊集群,步入拼搏奋斗的角力期、奋进期。

  进入21世纪,全媒体时代迎面而来。面对变化,《瞭望》全力以赴回答这份时代考题。

  对此,《瞭望》始终以内容为王,坚持权威高端的报道优势。

  2006年,《瞭望》从黑白刊改为彩刊,更加注重挖掘重大的独家新闻和组织重大主题报道,注重对中国和世界重大事件的权威性深度报道,注重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的权威性和前瞻性剖析。

  当年的“中南海纪事”专栏,转为每期刊出的“高层决策背景”栏目,继续“独家发布来自高层的第一手资讯”,及时解读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这种权威深度解读,形成其自身独特气质和站位优势。

  对此,《瞭望》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

  进入新世纪,把瞭望打造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时政期刊集群,进入了角力期、奋进期。《瞭望》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全方位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加速形成中国时政新闻期刊“第一品牌”效应。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瞭望以《瞭望》新闻周刊为旗舰,形成了包括《瞭望东方周刊》《环球》《财经国家周刊》的中国最大的新闻期刊集群。

  对此,瞭望坚持守正创新,实现从办媒体到办平台的新跨越。

  近年来,瞭望周刊社坚持高端、权威、敏锐、深刻等特色,全力打造“媒体型智库、智库型媒体”,用专业性赢得话语权,用创造性获取影响力,形成纸刊、智库、新媒体共同发力的传播矩阵。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变、因改革而兴,被写在了《瞭望》的基因里。四十年来,我们有过很多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瞭望者”的使命与定位。

  瞭望品牌的系列刊物、节目、项目等,仍将继续着力于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主题和中国公共政策报道,发挥“权威洞察”与“深度报道”两大优势,强化“高层决策解读、热点深度报道、信息准确有效、专家权威观察、全新知识背景”的内容特色,努力为海内外读者提供来自中国高层的第一手资讯,系统解析重大时事内情和发展变化趋势。

  始终不变的,是“瞭望者”的报道气质。《瞭望》继续强化“导向正确、立场坚定,视野开阔、权威大气,视角高位、洞察深刻,严谨周密、言之有物,必读可读、贴近传播,影响舆论、引领热点,呼唤政策、推动决策”的报道品质,在这个社会转型的伟大年代,构筑疏导者、建设者、思想者、引领者的气质。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彰显“中国价值”“中国判断”。

  40年接续努力,《瞭望》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等众多奖励,多次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领导誉为“中国时事政经期刊的一面旗帜”。2009年9月,经中央领导同志审查提议,《瞭望》作为唯一期刊,被冠以“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亮相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建设成就展。10年后,《瞭望》又再次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这既是与伟大时代同行的历程,也是在伟大的时代不断自我迭代的成果。从提质扩版、创新栏目再到融合发展,《瞭望》的探索创新从未停止。

  四

  统筹“两个大局”,传统媒体迎来深度融合创新新局面。2021年,新华社发挥核心优势、集中权威报道资源,在《瞭望》精心打造“治国理政纪事”专栏,深度解析中央重大部署和重要理念,集权威性、思想性、专业性、独家性于一体,心怀国之大者、解析国之大者、传递国之大者,以大视野、大纵深、大情怀打开了新时代高端时政报道的新窗口。

  40年间,从“中南海纪事”到“治国理政纪事”,瞭望站高望远,始终是“瞭望者的瞭望台”,深探媒体融合发展,发挥着主力军在主战场一锤定音的影响力。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蓬勃向前。融通中外,融合创新,是时代也是读者向《瞭望》提出的新要求。

  2019年伊始,《瞭望》新闻周刊全新改版。为向瞭望创刊号“珠峰”封面致敬,第一期改版封面同样选用了天际之下的珠穆朗玛峰图片,致敬过往、致敬前辈,表达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的决心。

  栏目上,优化“封面专题”“权威访谈”“决策背景”“社评”“时评”等传统栏目,增设“第一学习”“善治策论”“美丽中国”“新青年”“文化谈”等新栏目。其中,“第一学习”栏目常态化、机制化刊发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报道。

  内容上,坚持权威性、思想性、新闻性、可读性有机统一的追求,努力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有深度的解析、有意义的阅读,在喧哗、繁杂中凸显“站高望远”的特质。

  我们的坚守是:高端定位、高格品位、高明站位。

  2021年2月,新华社社长何平对瞭望周刊社2020年工作总结作出批示:“瞭望周刊坚持政治家办刊,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时政刊物排头兵作用,报道影响力不断提升,成绩值得充分肯定。新的一年要围绕建党百年这一主线,组织推出更多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文章,让主旋律更强劲。”

  四十正芳华。《瞭望》再次改版更新,把准“党刊品格”“大刊品位”“国社品质”的定位、地位、站位,坚守高端、高格、高明,保持、巩固、强化高端性、权威性。

  这次改版,《瞭望》进一步突出高端权威特色,最突出的,是开设“治国理政纪事”专栏。

  2021年2月22日,“治国理政纪事”专栏上线,并刊发专稿解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内涵要义。该专栏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主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线,聚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记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格局、新征程的与时俱进,解读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以“治国理政纪事”专栏为龙头,《瞭望》把握融媒体环境下阅读形式和特点,探索重大主题报道文字与融媒体形式并行策划,以更加多元立体的融媒呈现展现重大时政主题,提升受众的阅读感受,全方位增强融合传播效果,打造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

  《瞭望》创刊40年之际,这既是对“中南海纪事”专栏的致敬,也是“新征程、再出发”的崭新尝试。

  我们将进一步凸显高端化、深刻性、融合态——将刊物变成融合传播平台。四十不惑的《瞭望》坚决落实“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要求,深度整合内部内容、端口、人力资源;加大力度开门办刊、办端,链接、聚合更多外部资源,提升融合发展质量、效果;强化瞭望数据媒体实验室技术创新应用,整合报道与智库业务,对接研究与实践、专家与基层资源、需求,借助更多智能化技术支撑,建设一个优质、跨媒的传播、交流、研讨平台,打造瞭望者的瞭望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继往开来,接续奋斗。

  40年前,《瞭望》新生,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初起。40年后,《瞭望》不惑,又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启航。

  伟大的时代催人奋进。珠穆朗玛峰,一直矗立在我们心间。站高望远,上下求索,是瞭望人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