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要冒头 创新放前头

2021-05-06 16:00:55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18期

  

  文 | 李广春

  柳州螺蛳粉本来就是网红食品,因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再次为社会聚焦,使它红上加红。回溯其发展历程,简短而又精彩,几年时间就形成了240亿元的产业规模,解决了数以万计的百姓生计问题,值得点赞,应该学习。

  关于螺蛳粉的报道很多,各种跟帖评论也精彩纷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见贤思齐,奋起直追,让各地的小吃都能在市场上“冒头”,成为网红食品,为城市发展赋能,为百姓富裕出力,是各界热议的话题。地方小吃既是日常美食,也是传统文化,既源远流长,又不断创新,各有过人绝招,其独特风味让人回味无穷。在一个共享社会里,需求丰富多元,如何走出去,在众多小吃的比拼中“冒头”,为市场所接受,让消费者欢迎,关键是要把创新放前头。传统接轨现代,小作坊转型大工厂,制作经验转为生产标准,消费口碑定型产品品牌,需要从思想理念、思维模式、经营策略、生产方式等方面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创新。创新放前头,小吃发展有前途。

  不少地方小吃“养在深闺人未识”,原因固然多样,但固守传统、拒绝变革、不敢创新,是它们难以变成大产业的重要原因。找准了原因,就得勇敢迈出创新这一步,在思考中行动,常规中突破,失败中长智,成功中总结,探索“冒头”的发展路径。

  善于捕捉市场变化的苗头。让地方小吃卖得出、卖得好,摸准市场脾气至关重要。众口难调不是市场开拓难的理由,相反是细分市场后的发展潜力所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地方小吃既要有原汁原味的老味道,也得有时尚新潮的新口感。特别是对年轻人求新求变求特的消费心理,更要有用户思维,善于捕捉其消费习惯的新变化,麻辣酸甜,咸淡适宜,因地制宜,因时而发,锁住他们的味蕾,让他们爱不释口,是地方小吃引领市场的前提。柳州螺蛳粉系列风味,是坚持生产的独特性与兼顾各方口味多样性的一个成功样板,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与此密不可分。谁在捕捉市场苗头上先人一步,谁就会发展先人一拍。

  要有敢于竞争的念头。地方小吃往往制作简单,直接转向工厂化大生产,参与市场竞争,一时水土不服在情理之中。把小吃卖出去是硬道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真功夫,执着的信念、不懈的追求、大胆的创新,是勇于竞争的基础。那些“前怕狼后怕虎”的胆怯,“要市场的数字还是保原来样子”的纠结,“输了还要不要再去拼”的困惑,都是正常现象。世界上历来没有轻松的成功,只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迈。比拼竞争是常态,接受挑战是状态,愈战愈勇是心态。勇于竞争的念头化为善于竞争的妙方,成功就会与我们相伴,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掌握核心配方,保证品质稳定,借助电商平台、运用现代营销,树立品牌形象,以处处变、时时变、样样变的变革创新,让地方小吃变得更好吃,让大家更爱吃,我们又何愁它不“冒头”!

  把诚信经营永远放心头。许多地方小吃风靡一时,旋即又昙花一现,教训就是忽视诚信。一些产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扰乱市场,把一个好端端的产业整垮了,令人扼腕叹息。地方政府对地方小吃服务要到位,监管不缺位,奖优罚劣,营造地方小吃产业化的好环境。把功夫花在培育市场上,坚持法治奠基,引导企业把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作为牢不可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改善政府服务,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技术攻关,下决心解决地方小吃走出去的“卡脖子”问题。对上争取政策,对下精准服务,为企业生产经营排忧解难,让诚信经营成为全行业的共同追求。这样地方小吃就会做出大名堂。

  柳州螺蛳粉、沙县小吃、兰州拉面等地方小吃靠创新走向了市场、靠质量赢得了市场、靠诚信巩固了市场、靠规模拓展了市场,将传统、不起眼的小吃,做成了现代的大产业,成为重要的实体经济,融入了新发展格局,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成功案例。推动高质量发展,地方小吃的潜力才刚刚释放,产业化的比拼才刚刚开始,先“冒头”的为市场积累了经验,起步迟的也宜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竞相“冒头”,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作者为扬州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