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西柏坡为何能够吃上“旅游饭”?
➤利用新民居,梁家沟村积极发展乡村民宿,全村有50多户经营着民宿产业,户均年增收近3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使得镇区、景区和农村实现了污水、垃圾集中处理,游客体验大为提高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闫起磊
地处河北省太行山东麓的西柏坡,在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是一个耀眼的红色地标。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西柏坡办公,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党中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号召。1949年,党中央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启程,“进京赶考”。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并在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主持召开座谈会。
昔日老区换新颜。2018年,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摘了贫困帽,西柏坡正阔步迈上乡村振兴之路。
“手拉手”希望小学1993年12月24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落成 张志刚摄/本刊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希望小学的学生在玩耍(2018年10月26日摄) 吕优摄/本刊
基础设施跟上趟 旅游发展迈开腿
正逢建党百年,今年的西柏坡景区早早迎来旅游热。中共中央旧址里人流如潮。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重温入党誓词的人群不断。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争相在西柏坡纪念馆的几个醒目大字前“打卡”拍照——上面写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在西柏坡纪念馆展厅一辆手推独轮车前,讲解员唱起这首民谣。
革命战争时期,仅有25万人的平山县有5万多人参军参战,近万人为国捐躯。和平建设年代,为修建岗南和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老区人民又奉献出13万亩良田,10万多人搬上高岗旱岭重建家园。
“人均不足三分地,靠种庄稼别说发家致富,脱贫都难。”今年61岁的西柏坡镇人陈锁平说。陈锁平头脑活络,很早就在西柏坡景区售卖纪念品。刚开始,他骑一辆平板三轮车,拉着各种纪念品叫卖,因为游客量整体不大,每天也就赚二三十元。
近年来,越来越多西柏坡人,试图依靠红色旅游发家致富,但由于基础设置跟不上,旅游业发展迈不开腿。一方面,西柏坡交通、住宿、停车、污水处理等硬件相对落后;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秩序管理等软件存在不足。游客“看完就走”,成了过路财神。
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让西柏坡家家户户开始真正吃上“旅游饭”。
如今,走进青山下、水库边的西柏坡镇西柏坡村,昔日架空的线路入了地,还建了污水处理设施。村民们住在干净整洁的农家院,柏油路通到家门口,家家用上了抽水马桶。“得益于脱贫攻坚等党的好政策,这几年,村里基础设施大幅提升,村子‘颜值’越来越高。”西柏坡村党支部书记闫振祥说。
不止西柏坡村。2008年,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拓展旅游产业空间,西柏坡镇梁家沟村“两委”在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高标准设计了新民居和产业发展规划。
梁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志军告诉记者,当时,村集体负责平整宅基地、硬化道路、铺设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对新建房统一图纸要求。农户负责自主出资建设房屋主体和内部装修。
到2014年底,梁家沟村78套二层结构联排新民居和两栋单元楼基本建成。通过拆旧村、建新村,梁家沟村实现了集中居住,节约出150多亩村庄建设用地,为发展旅游产业腾出了空间。
陈志军说,利用新民居,梁家沟村发展乡村民宿,全村有50多户经营民宿产业,户均年增收近3万元,精品户年收入能达到近10万元。
红色旅游牵引多元旅游新业态
“西柏坡高速开通后,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2018年又建成了‘红旅小镇’,卖纪念品也有了固定摊位和稳定收入。”陈锁平说,现在他家不仅有售卖纪念品的收入,还开着民宿,儿子在景区里开电瓶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幸福安稳。
基础设施跟上趟后,红色旅游成为西柏坡镇主导产业,景区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旅游收入成为西柏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12600元,全镇800多户2700人主要收入来源于旅游业。
近年来,平山县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大力开发研学、休闲等更加多元化的旅游新业态。西柏坡红旅小镇、梧桐溪谷生态农林种植观光园、柏里溪农业观光园、梁家沟美丽乡村农家乐、红湾酒店等旅游项目相继开放,还建成了西柏坡登山健身步道。它们在丰富西柏坡旅游业态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此外,通过景区综合治理,景区交通、旅游市场秩序和整体形象明显改善。镇区、景区和农村还实现了污水、垃圾集中处理,游客体验大为提高。
在西柏坡红色旅游带动下,平山县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县里编制了全域旅游规划体系,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建设,红崖谷、黄金寨等一批景区景点建成投用,西柏坡红色教育、温塘温泉康养、中山古城考古研学等特色旅游板块成型,构建起全域旅游大环线。平山县4A级以上景区达到11家、新业态景点60多家,入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让绿水青山带动振兴发展
平山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集老区、山区、库区、贫困区“四区合一”的特殊县份。截至2015年底,全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60个、贫困人口4万余人。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平山县创新实施“政策找户、户找政策、逐人核查”机制,全面焊接焊实教育、医疗、就业、住房、易地搬迁、社会救助等扶贫政策,构建起靶向精准的政策落实体系,通过“大产业覆盖、小产业带动、点对点帮扶”,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500余个。全县贫困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稳定达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平山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攻坚态势,强化预警监测和精准帮扶,牢牢兜住防贫底线。
脱贫摘帽并与全国同步小康,是对老区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作为“两个务必”诞生地和“进京赶考”出发地,西柏坡正带头传承“两个务必”,以“赶考”姿态做好新时代的答卷。
“我们村最大的优势是靠近西柏坡景区核心区,最大的短板是山多地少。这些年,我们靠上级帮扶修了路,改善了村容村貌,实现了脱贫摘帽,但要实现乡村振兴,还要加快融入西柏坡红色旅游和发展山地特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说起今后村子的发展计划,西柏坡镇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思路清晰。
“革命老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眼下的乡村振兴建设,西柏坡镇党委书记陈东亮兴奋地说,西柏坡镇将抢抓机遇,紧扣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发展好红色旅游产业,让更多老百姓参与到旅游产业当中来,让西柏坡的绿水青山变成带动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