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新型诈骗忽悠你

2021-07-26 14:29:52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30期

 

全链条、全方位打击     朱慧卿图/ 本刊

电信网络诈骗均是通过电信手段和银行服务来实施的,因此,加强源头治理是做好“反诈”工作的关键所在

应全面落实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构建多方合作的综合防范体系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姚友明 欣芷如

  疫情防控期间,传统接触式犯罪在减少,但电信网络诈骗案数量上升。例如去年虚假售卖防疫物资和车票机票退改签等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一时大增。许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疫情期间经营困难、融资需求大,也给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西安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案3092起,同比上升72%,主要是涉疫情诈骗案件。

  在新技术推动下,网络诈骗呈现出诈骗手段翻新、产业链条延伸、洗钱方式变化等新动向。

  疫情对社会的冲击叠加网络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使得人们对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防不胜防。如何构建综合防范体系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电信网络诈骗现三大新动向

  2020年,陕西省公安机关共破获8055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上升24.3%;抓获犯罪嫌疑人11957人,同比上升266.2%。据了解,经过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结合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受访民警认为,电信网络诈骗开始呈现三大新动向,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

  首先是获取被害人“画像”、实施精准诈骗的现象明显增多。2020年,西安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一名23岁的保安以帮人介绍工作为由,伙同他人举办“假招聘”“假考试”,收取280余人“中介费”,涉案金额超过3000万元。该案受骗者多为大学毕业生,犯罪分子正是利用疫情下就业难度加大、年轻人急于就业的心理行骗。

  其次,犯罪链条不断延伸、调查取证难度较大。不少基层民警表示,侦办一个电信网络诈骗案,人员投入大、花费多、周期长,但破案率不高。

  互联网科技的进步给犯罪分子更多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快捷支付、网络VPN、互联网卡、数字货币等新型技术手段,随时随地收汇款,转移诈骗所得资金,而这些诈骗的证据往往存在于手机和电脑中,很容易被销毁,取证难度大。而且从虚假信息编制、传播到收取赃款、转移、提取,涉及数个环节、大量作案人员,常常涉及到跨省甚至是跨境作案,增加了侦办难度。

  第三,诈骗职业化特征愈加明显,电信网络诈骗的洗钱方式发生变化、追踪资金面临难题。如今很多嫌疑人只负责诈骗,将洗钱这一环节交给更为“专业”的洗钱公司,而参与洗钱的公司包括很多有真实贸易活动的公司。资金一旦被转移到这些公司,很难区分赃款和合法贸易资金,难以及时冻结赃款。

  此外,利用对公账户洗钱也成实施犯罪新途径。对公账户具有较大迷惑性,能降低被害人的戒备心理。随着一些地方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加快,对公账户开办量增长迅猛。当前成立公司门槛降低,控制较松,监管缺位。一些犯罪团伙瞄准“空子”开办对公账户,从事洗钱活动。

  加强源头治理是“反诈”关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谢川豫表示,电信网络诈骗均是通过电信手段和银行服务来实施的,因此,加强源头治理是做好“反诈”工作的关键所在。

  首先,对“四件套”管控。受访民警指出,电信网络诈骗均是从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电子银行U盾等“四件套”入手,尽管目前银行卡、手机卡办理要求实名制,但实名办理不代表“实人使用”,非法中介收购、贩卖银行卡,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民警建议电信部门、银行、公安机关等加强合作与信息共享,对泄露个人信息、出售出租“四件套”的单位和个人追究法律责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灰色产业链,特别是产业链上游的“黑卡”卡商。

  其次,公民个人也要提升防范意识,不要在电脑或手机上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对相关查杀“木马”病毒的软件经常升级,防止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软件监控用户操作,获取网银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

  再者,单位和个人都应强化对身边联网设备的安全排查及日常监控。在“互联网+”时代,一些互联网、物联网终端的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联网的打印机、智能家电、手机甚至运动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都可能成为被犯罪嫌疑人利用的“后门”,借以窃取个人隐私、商业资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专家建议,网络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排查相关设备是否存在漏洞、过往是否曾被攻击等相关情况。个人设备中应关闭不必要的远程服务端口和相关软硬件权限,定期自评自估网络安全风险,提高防护水平。

  综合治理遏制电信网络诈骗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及众多部门、行业的情况,应全面落实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构建多方合作的综合防范体系。

  首先,电信网络诈骗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等特点,仅依靠公安系统传统侦破方式手段远不能适应此类犯罪的变化。受访民警建议,公安机关应与工商、银行、通信部门等进行多方合作,建立联动机制,进行精准打击。

  谢川豫认为,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中,警方与银行的合作是关键。公安机关应与银行机构协商沟通,简化相关程序,快速止付、冻结涉案账户;工商部门应加强对公账户的核查与监管,及时发现可疑账户;很多诈骗是通过婚恋交友网站、聊天软件等正规平台引流,监管部门应督促互联网企业建立自己的防范机制。

  再者,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受访专家建议,应加强电信行业立法,完善电信业务管理制度,明确电信运营商的监控义务和法律责任。如运营商应加强短信收发平台监控、过滤非法信息,禁止违规出租通信线路和非法外包宽带流量。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数据安全法即将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仍在立法进程中,需进一步出台配套法律法规,全面构筑信息及数据安全领域法律框架,堵住电信网络诈骗信息源及传播途径。

  第三,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加大反诈宣传力度、细化宣传内容和形式。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华阴分局政委朱江表示,现在即使安排了“一村一警”,但宣传手段仍不到位。受访者建议,各行业各部门都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及短视频、微博、直播等新型媒体,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针对老年人等电信网络诈骗的易受害群体,应有的放矢开展宣传工作,让反诈宣传入脑入心。

  记者从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了解到,在嘉高校推行刷单入校校纪校规,并将反诈知识测试作为学期报到的前置环节,全市学生群体刷单诈骗下降70%以上。近日,由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与陕西思远鼎鑫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西北地区首家反电诈宣教体验馆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体验者可以进行不同角色选择,进行防诈骗测试、典型案例、案件情景体验。高新分局白沙路派出所所长孟坤说,他们希望通过全新的宣教方式,使群众在互动体验过程中学习防骗知识,提升防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