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鸿蒙加力政企应用
➤原生鸿蒙生态建设步入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千行万业伙伴和开发者,特别是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强大应用生态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燕
在微信、支付宝、抖音、京东、淘宝、美团、WPS Office等TOP应用上架之后,原生鸿蒙生态建设在2025年又瞄准了一个新的目标:10万个应用。
作为我国首个全栈自主创新全场景操作系统,原生鸿蒙以“万物互联”为核心,成为驱动千行万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从工业生产到政务服务,从金融创新到医疗升级,一场以国产操作系统为基石的生态革新正在加速推进。
3月份,首款为原生鸿蒙而生的新形态手机将重磅发布,这意味着原生鸿蒙生态建设步入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千行万业伙伴和开发者,特别是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强大应用生态。
共建以原生鸿蒙为底座的应用生态,既是响应国家科技自主战略的必要举措,也是基于技术安全性、业务效率提升和生态话语权争夺的必然选择。
筑牢数字经济底座
当前,数字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操作系统上接应用、下接芯片,被视为数字经济的“根技术”,此前一直被国外的安卓和iOS两大产品所主导。原生鸿蒙的诞生,意味着我国在操作系统相关技术上打破了对国外的依赖,实现了这一数字经济关键底座的自主可控。
从立项到正式发布,“十年磨一剑”,原生鸿蒙从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到编程语言、编译器/运行时、编程框架,再到设计系统、集成开发环境,以及AI框架和大模型等,实现全栈自研,是一款真正没有“卡脖子”风险的操作系统,彻底告别“在别人的地里种庄稼”的隐忧。
不仅如此,原生鸿蒙凭借分布式架构、微内核设计和端云协同能力,打破传统操作系统“单设备、重负载”的局限,为产业创新提供全新范式。
在科技创新领域,原生鸿蒙不仅激发了技术创新活力,更在分布式技术、AI融合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创新成果,既提升鸿蒙系统本身的竞争力,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组织机构和开发者而言,适配原生鸿蒙、开发原生鸿蒙应用,是一个放下历史包袱、重新开发的机会,过去一些多余、过时、繁琐的体验设计,可以在开发鸿蒙原生应用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优化,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革新。
在赋能产业升级方面,原生鸿蒙能有效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分布式多设备协同能力,实现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原生鸿蒙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兴产业提供统一的操作系统平台,促进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一言以蔽之,对于正处在数字经济建设关键期的我国来说,原生鸿蒙以及在其基础上打造的应用生态,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也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价值。
生态建设乃成败关键
回顾历史,多个行业巨头都未能征服操作系统这座大山,例如诺基亚收购的塞班、三星的Bada、加拿大的黑莓、微软的Windows Phone等,都曾在市场上存在过,最后无一例外消失在与安卓和iOS竞争的洪流中。
体验过时、技术挑战是一方面。作为后来者,只是简单模仿安卓和iOS,实现前二者已经实现的功能,对用户就毫无吸引力。
原生鸿蒙以原创和颠覆性的创新,从底层变革,带来了原生智能、原生安全、原生互联、原生精致和原生流畅这五大原生优势体验,实现了一个系统,统一生态,打通多设备、多场景,实现了服务和信息自由流转。
更大的挑战是生态的建立和完善。任何系统都不是完美的,需要通过不断迭代来逐步完善和满足新需求,而这只能在一个参与者众多的生态中才能实现。因此,一定意义上来说,操作系统的竞争本质是生态竞争。
原生鸿蒙诞生以来,其生态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12月底,超过2万个鸿蒙原生应用及元服务已完成上架,生态设备超10亿台,覆盖汽车、教育、旅游住宿、金融理财、商务办公、购物比价等18大垂直领域,可以满足用户99.9%以上的使用时长,鸿蒙开发者超过720万。
这还远远不够,鸿蒙要走得更远,仍需社会力量共建“毛细血管”场景应用,加速生态成熟。
不久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首届鸿蒙生态大会上表示:“10万个应用是鸿蒙生态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成熟标志,也是鸿蒙生态未来半年到一年时间的关键目标。”
这意味着,随着鸿蒙生态建设迈入深水区,需要更多开发者汇集智慧不断创新。
华为原生鸿蒙系统发布仪式在深圳市南山区的深圳湾体育中心举办(2024 年10月 22日摄) 白瑜摄 / 本刊
政企领域大有可为
共建、共享自主可控的鸿蒙生态,政企领域能率先垂范。
一方面,政企领域,其内部办公应用涉及商业机密、生产流程及员工隐私等高敏感度数据的流通与管理,对安全性要求很高。
原生鸿蒙恰好能提供卓越的安全保障,其全栈自研优势确保了数据存储与同步的安全可靠性。此外,其采用了创新的自研星盾安全架构,通过平台层、架构层、应用层三层严密设计,软硬协同,全方位重构了操作系统安全秩序。
另一方面,与安卓和iOS系统相比,原生鸿蒙从设计之初就实现人工智能和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依托华为自研盘古大模型,赋予终端设备强大的AI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原生鸿蒙系统在智能化体验方面的优势,已经过海量消费级应用及通用办公应用的全面验证。
目前,原生鸿蒙在政企领域已有大量创新实践成果,数千个政企内部办公应用完成鸿蒙原生开发。
企业层面,国投集团、首钢集团、北京银行等央国企,已启动内部办公系统鸿蒙化改造,利用分布式架构实现手机、平板、PC多端协同,大幅提升会议效率和文件流转安全性。
政务层面,北京“京办”、浙江“浙里办”、广东“粤省事”、福建“闽政通”、重庆“渝快办”、山东“爱山东”、江西“赣服通”等200余个政务协同及民生服务应用,已完成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实现“一网通办”跨端无缝流转,提升群众办事效率。
以“京办”App为例,共汇聚北京全市400余个政务系统入口,其“鸿蒙化”升级将进一步促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联动,提升智慧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据了解,目前“京办”App已基本覆盖全市四级单位,在用用户数超过50万人。
当下,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拥抱原生鸿蒙。业内人士建议,各地应将鸿蒙原生应用开发纳入数字政府建设中,设立专项扶持资源;打造区域示范工程,如共建“鸿蒙产业创新中心”等。此外,政务、医疗、金融、央国企等关键行业也要加快拥抱原生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