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村跑”-瞭望周刊社

燎原“村跑”

2025-03-31 14:33:23 来源: 瞭望 2025年第13期

  

➤常熟村跑在办赛中注重将促消费融入其中,通过搭建特色市集、非遗体验专区等,让选手们在参赛之余能游“村景”、逛“村集”、品“村宴”,再通过他们手中的手机裂变式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朱程

  

  田间小路变为跑步赛道,土特产变身大奖杯,村民化身参赛者、志愿者……在江苏省常熟市,一场场村跑不仅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民心活动”,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年,当地立足地方发展所需、百姓所盼,坚持农文体商旅融合办赛理念,持续“跑”出全民健身新路径,凝聚发展精气神,释放消费新潜力。

  如今,“小而美”的村跑已成为常熟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持续破圈传播,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

2025 常熟村跑海虞 MAX Tech 新港产业园站开跑(2025 年 3 月 1 日摄)朱程摄 / 本刊

  村道变赛道 礼“新”情更重

  2月22日,星期六,常熟村跑2025首站在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碧溪街道)举行。

  人群中既有“老常熟”、也有新市民,既有职业运动员,更有业余爱好者。当发令枪响,800位选手鱼贯而出,跑过田园、跑过河流、跑过园区,共同用脚步感受城乡融合发展的脉搏。而不远处,一组低空飞行体验券正在静候获胜者。

  最终,宝妈马兰云一马当先,夺得女子组第一名,也因此获得一次乘坐直升机低空飞越常熟的机会。“开跑前就听说经开区在发展低空经济,设置的奖品很特别。我这次是为女儿而战,很高兴能帮她圆了飞行梦。”马兰云说。

  从过去向获胜选手颁发农产品,到如今推出飞行体验券,奖品变身折射常熟村跑的不断成长。

  2023年,常熟市融媒体中心主任陆清等人来到常熟李袁村,美丽的村容村貌让他心生“让大家都来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

  常熟村跑应运而生。两年多来,在常熟市融媒体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共同努力下,一座座宝藏村被挖掘出炉,一条条景观道成为近悦远来的目的地。

  “常熟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之一,不少村子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因此我们的村跑并不一味强调‘乡土气’,而是坚持同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既把村跑打造成群众喜闻乐见的综合性活动,更让村跑成为常熟各村展示自我的大舞台。”陆清说。

  在浒西村,选手们沿着长江岸线一路向前,既能感受当地人水共生的美丽画卷,也有机会获得在当地酒店欣赏长江落日壮美景象的体验券。在碧溪专场,当地将上鹞灯、红木雕刻、碧溪土布等非遗体验券融入村跑,让参赛者健身之余,享受文化盛宴……

  截至2024年底,常熟村跑已举办25场,共吸引2万人次参与。今年,新的村跑赛事正在筹备中。

  赛场成检验场 比出发展精气神

  2024年7月6日的这场村跑有点特殊。它的赛道没有设在村道,而是搬上新建成的青墩塘高架;既是一场群众健身活动,更是这条快速路的通车典礼。850位选手用自己的脚步,在奔跑中为这项民生工程剪彩。

  将赛跑与城市重要工作结合的背后,是常熟对村跑定位的深度思考。

  “经过2年多实践,常熟村跑品牌效应日渐形成,我们希望围绕政府工作推出‘开工跑’‘开园跑’等‘定制版’村跑,把舞台还给老百姓,让老百姓‘用脚’对政府工作投票。”常熟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祁晓霞说。

  常熟拥有苏州市最大的自然村庄体量。近年,当地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推进“千村美居”,累计已有82%的村完成“美丽建设”。一大批“靓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乡村,纷纷探寻从“外在美”向“内在美”的转变。

  “一个村能办村跑,说明村容、村貌、村风经得住检验,本村村民自豪,其他村看了也会不服输。”海虞镇党委副书记窦明春说,去年该镇一共举办3场村跑,效果不俗,许多没办村跑的村子看到后,也鼓励村民常态化做好宅前屋后清洁,准备申报办赛。

  不单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村跑还在潜移默化中推进移风易俗。

  常熟东部的溪南村靠近城镇中心,外来人口多,老年人口多,交通事故也较多。如何让新老常熟人提升交通安全意识,一场村跑启发了当地。他们通过将常熟市青少年安全交通宣教基地融入村跑路线,一批参赛选手赛后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爱跑的多是年轻人,他们关注健康生活,乐于尝鲜分享。去年村跑后,基地一下吸引近5000人,看到城里人如此关注,村民们也纷纷加入,近年我们村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事故死亡率为0。”溪南村党委书记施仲辉说。

  以跑促转、由点及面,村跑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截至2024年底,常熟建成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14个,人居环境治理“一户四照”等案例获苏州市肯定‌。

  健身促发展 小村跑孕育大潜能

  当记者来到铜官山村时,无锡杜艺科技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吴岳平正忙着清理鱼塘、打造景观,为春暖花开之际的乡村旅游旺季做好准备。“铜官山村连续两年办村跑,打出了名气,我在这里做个‘新农人’,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出份力。”吴岳平说。

  作为群众性体育项目,常熟村跑自诞生之日起,坚持吸引老百姓参与。无论是把报名费用设置为10元,还是赛程控制在10公里内,一系列接地气的设计,让村跑每场500到800人的名额几乎“秒空”,不少跑友更会拖家带口来“蹭跑”。

  把人流变为乡村发展的常态化动能,“推动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是常熟努力的方向。

  记者采访发现,常熟村跑在办赛中注重将促消费融入其中,通过搭建特色市集、非遗体验专区等,让选手们在参赛之余能游“村景”、逛“村集”、品“村宴”,再通过他们手中的手机裂变式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

  “近年从上到下的一系列政策,激发了乡村旅游市场潜力,‘体育+文旅’的融合业态,更是备受老百姓欢迎。”铜官山村党委书记程刚说,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村里不仅建起民宿、研学基地,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还在村跑后举办农耕体育大赛,探索打造新消费场景,加深游客体验。

  不单创新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一个个村跑完赛包也成为撬动消费的放大器。常熟村跑在组织完赛包时,成本控制在20元左右,各村可根据自身特色自由发挥。不少村子拿出贴合农时的试用装、体验券,让村跑带来的热度拉长延展,给乡村持续引流。“这些对村子可谓花小钱办大事。”李袁村党委书记袁新春说。

  选手能跑步健身,村庄能宣传推广,老百姓能从中获益,小小村跑带来的共赢潜力日益显著。常熟并未止步——未来如何让出圈的村跑跑得长远,跑出特色,跑进人心,常熟正在想,也正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