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十三中创新思政教育:诚信厅里筑起立德树人新高地-瞭望周刊社

衡水十三中创新思政教育:诚信厅里筑起立德树人新高地

2025-10-24 16:22:05 来源: 瞭望

  

  10月16日,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河北省教育厅等联合主办的2025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与创新交流大会上,衡水市教育局督学、衡水第十三中学党委书记白祥友分享“诚信厅”育人案例,为破解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难题提供了生动范本。

  “新时代思政教育既要保持理论深度,又要蕴含情感温度。”白祥友在“新华思政思享汇”圆桌沙龙上表示,“我们认为,课程就是‘课’与‘程’——‘课’要无处不在,‘程’要无时不有。”这一理念在十三中的“诚信厅”建设中得到了充分诠释。

  该校将传统超市改造为育人场所,完成三大创新:撤除售货员,实现学生自主购物、刷脸支付;取消门锁,24小时开放;坚持平价代购,所有商品按进价销售。记者看到,大型商超售价88元的洗发水,这里仅售28.5元。

  “越是相信学生,学生越值得我们相信。”白祥友说。对于是否存在逃单现象,他坦诚回应:“过去曾经有,现在真没有。学生内心的道德约束已远高于商品价值。”每月盘货始终分文不差,印证了信任教育的成功。

  校园里,精心设计的育人空间随处可见:“拾金不昧角”以金色“金”字与黑色“昧”字形成鲜明对比,启迪学生守护金子般的品格;货币文化墙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警句与珍藏版人民币相映成趣,墙边放置的千元现金,九年来始终无人触动,成为检验诚信教育的“试金石”。

  白祥友强调,这些特色场景共同构建起“处处是文化、处处是教育”的育人生态。诚信厅是“课”,购物过程是“程”,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完成自我教育,实现了思政教育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的升华,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智慧。□

  (拍摄时间:2025年10月19日 学生课间在诚信超市自主购物;侯雪燕 摄)

 (拍摄时间:2025年10月18日 拾金不昧角文化墙;侯雪燕 摄)

(拍摄时间:2025年10月18日 中国货币发展史文化墙;侯雪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