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家需求融入企业血脉-瞭望周刊社

将国家需求融入企业血脉

2024-12-02 14:31:39 来源: 瞭望 2024年第49期

  

科兴控股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尹卫东

➤一家企业有没有兴趣去找0、有没有能力找到0、有没有机制用好0,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找到核心问题、又找到解决方案,就掌握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就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世界前沿工作

➤企业要想发展,最低层次是满足市场需求,产品要有人买;最高层次则是要能满足国家需求。如果企业能全面地理解并把握好国家现在的需求、未来的需求,企业就能获得长久发展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冉燃

  

  在科兴控股(下称科兴)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尹卫东的心头,“需求”二字的分量非同小可——他深信,企业发展的至高境界在于精准且深远地满足国家需求,“在满足国家需求的过程中,企业会自然获得竞争力,获得大发展”。

  在感知国家需求、更努力满足国家需求的企业导向下,尹卫东带领科兴先后研制出中国第一支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等多款疫苗。其中,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并在6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

  科兴是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1年。科兴旗下拥有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并在海外多国推进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合作。科兴如何聚焦“需求”?又如何在实践中把握“需求”?

  “企业在需求中找0、科研院所在科学中找0,二者融合就能更好驱动创新”

  《瞭望》:在科兴心目中,创新是一个什么分量的词?

 尹卫东:创新是科兴的命根子。如果科兴在创新上没有能力,死路一条。科兴一开始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土地和厂房,靠科研创新开发出的一款疫苗起家,可以说,科兴的血液里流淌的就是创新的基因。

  在科兴创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创新不只是科研技术的创新,它是一个全链条概念。比如发现一个靶点、开发一种药物,这只是播下一颗创新的种子,我们还需要将种子培养成嫩芽、小苗、大树和森林,从种子到森林的所有环节、所有链条都需要创新。

  创新的核心目标是满足需求,满足国家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瞭望》:在你看来,驱动创新的关键是需求?

 尹卫东:对。我们常说创新驱动发展,但更关键的问题恐怕是驱动创新的原动力。我认为,创新的原动力来自需求端,需求驱动创新。

  有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说,他们要解决0到1的问题,企业来解决1到N的问题。那么请问0在哪儿?0只存在于科学研究中吗?

  例如,当出现新的传染病时,0在发表的论文中吗?0在现有的知识结构里吗?我想不是的,此时,0实际在国家的需求中、在群众的需求中。我们要在这些需求中找0、找到0,再组织力量解决它,也就是实现0到1、1到N。

  我想,企业在需求中找0、科研院所在科学中找0,二者融合就能更好驱动创新。

  《瞭望》:企业在需求中找0为什么如此重要?

  尹卫东:从宏观政策看,国家不断引导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我看来,主体地位的应有之义就是要能把握需求,把握需求离不开找0。

  从微观企业看,一家企业有没有兴趣去找0、有没有能力找到0、有没有机制用好0,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瞭望》:科兴在找0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

 尹卫东:企业在找0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种科学资源要素,科兴的密码是先认同后共享。所谓认同,就是科兴需要与合作各方首先达成科学上的认同;所谓共享,就是彼此接受科学成果以科研单位为主,商业成果以企业为主,最终实现价值共创、成果共享。

  当然,科兴的共享机制除了商业成果共享之外,更大的共享是科学上的共享。或者说,科兴把从需求中找0从而提炼出来的科学问题共享给研究人员,这种科学共享的魅力甚至超过金钱,因为科学家的本能就是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进而解决这些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瞭望》:科兴如何看待找0的风险?

  尹卫东:我们协调各方科学要素找到0后,可能会做成1、做成N,当然也可能失败。做成1、做成N的成功大家共享,商业上的失利则由企业承担。

  我想这也是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担当主体地位的应有责任。我不相信只有赚钱没有赔钱、只有利益没有风险的主体地位。敢于在科技创新中担当主体地位的企业,也一定做好了承担风险、承受失败的准备。在一个国家的创新生态中,如果没有敢于担当、敢于赴死的企业,这样的创新生态是脆弱的。

 “找到核心问题、又找到解决方案,就掌握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瞭望》:如何看待我国生物医药当前的创新生态?在突破生物医药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中国的表现怎么样?

  尹卫东:我眼中的关键核心技术要能解决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重大需求。比如新的传染病出现后,关键核心技术就是要能判断这是什么病毒、会不会引发传染病大流行、该不该隔离等,这是全世界都关注、都存在的重大需求,这就是关键核心技术。

  以新冠疫情为例,我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等。在这种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背后,是我国科学家掌握了应对疫情的关键核心技术:中国科学家完成了病毒测序,意味着掌握了“芯片”,是关键核心技术;中国做出了新冠疫苗,也是关键核心技术。

  在某种程度上,找到核心问题、又找到解决方案,就掌握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就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世界前沿工作。

  中国科学家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说明我们具备了发现新病原、新靶点的能力,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瞭望》:促成这种进步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尹卫东:最重要的原因是政策长期持续稳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通过一系列持续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有力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走出国门你会看到,有的国家人均卫生支出非常高,也规划了好的产品,可往往政府换届后相关政策被推翻。政策的快速变化与科学逻辑其实不吻合,尤其跟生物医药的发展逻辑不一致。大家都知道,生物医药的发展逻辑是一个产品往往需要10年时间的研发、20年才能盈利。如果一个国家生物医药的产业政策不断变化,其技术研发就可能中断,产业布局也可能打乱。也就是说,发展的高速和低速是相对的,但是保持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对生物医药的发展至关重要。

  另一个原因是科学积淀。我国数十年大规模的投入,系统、完整地建立起全科学体系,最终形成全领域科学优势,使我们在生物医药领域具备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和资源要素。

  比如疫苗研制之初,需要用到病毒学相关技术,现在的病毒学与传统病毒学不同,需要快速发现病毒、快速测序分析,并引入核酸检测技术、蛋白质结构研究分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甚至AI算法算力等。在这诸多细分领域,中国具备全领域的科学资源要素,包括人才、技术等。科兴在研制疫苗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这种科学积淀的红利,这是国家的远见,作为企业确实能感受到国家对创新价值的尊重。

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灯检环节(资料照片)科兴供图

  “企业要去感知国家的需求,更要努力满足国家的需求”

  《瞭望》:今年5月,科兴中标土耳其疫苗长期供应项目。在你眼中,中国疫苗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何?

  尹卫东:企业竞争对应的是产品竞争,企业提供的产品又好又便宜,企业就有竞争力。科兴中标土耳其疫苗长期供应,说明我们的疫苗产品、服务与技术能力获得土耳其的认可。

  走出去的疫苗企业不只是科兴,中国生物等若干公司都有不俗表现。中国疫苗企业正以创新研发和产业发展的双引擎,携手开创中国疫苗的新机遇。

  《瞭望》:包括科兴在内的中国疫苗企业为什么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

 尹卫东:科兴创立之初就提出“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的使命,和“让中国儿童使用国际水平的疫苗,让世界儿童使用中国生产的疫苗”的愿景。在这个使命和愿景下,科兴秉承科学逻辑加速科研创新,疫苗产品销往全球数十个国家。以甲肝疫苗为例,企业创业之初我们的甲肝疫苗还没卖到100万剂,经过20多年发展,甲肝疫苗已向全球40多个国家供应累计超过1亿剂,出口3600万剂,仅次于葛兰素史克。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甲肝疫苗为防控甲肝疫情作出了贡献。我国甲肝报告发病率从1991年的10万分之56,下降到2023年的10万分之0.82。

  科学逻辑之外,科兴始终坚守商业逻辑。我认为,商业逻辑的最顶层其实是国家需求。在满足国家需求的过程中,企业会自然获得竞争力,获得大发展。

  而在科学逻辑、商业逻辑的背后,则是我刚刚提到的国家的远见和实力。

  《瞭望》:怎么理解商业逻辑的最顶层其实是国家需求?

  尹卫东:企业要想发展,最低层次是满足市场需求,产品要有人买;最高层次则是要能满足国家需求、满足很多国家的需求。国家的重大需求,意味着产品更大的市场、更高的价值。如果企业能全面地理解并把握好国家现在的需求、未来的需求,企业就一定能获得长久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要去感知国家的需求,更要努力满足国家的需求,一家企业如果真正在为国家服务,那么国家就会认可这家企业,不管这家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在我看来,企业家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放在国家需要什么、如何满足国家所需上。因为中国的科学研究能力已经让你有机会抓到新的靶点,中国的产业制造体系也已经让你有可能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就是特别值得奋斗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