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科创核爆点”-瞭望周刊社

孵化“科创核爆点”

2025-01-13 10:39:32 来源: 瞭望 2025年第2期

  

➤孵化器的“高质量”之一体现在“专业引领”,即在筛选识别、共创陪跑、资源匹配、利益回报等环节,具备较高的专业服务能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董雪

  

  在科创生态体系中,孵化器发挥着全过程创新、全要素集聚、全链条加速等方面的作用。经历数十年迭代后,孵化器正逐渐成为孕育硬核科技企业的“摇篮”,其中一部分在科研成果走入市场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上海作为我国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是科技孵化的先行者,聚集了各类孵化器数百家。2023年7月,上海进一步提出培育高质量孵化器,计划到2025年,带动形成若干孵化集群,打造2~3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的“科创核爆点”。

观众在第七届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体验一款外骨骼产品(2024 年 11 月9 日摄) 徐亮摄 / 本刊

  专业引领科技孵化

  何谓高质量孵化器?

  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孵化器的“高质量”之一体现在“专业引领”,即在筛选识别、共创陪跑、资源匹配、利益回报等环节,具备较高的专业服务能力。

  比如在筛选识别环节,高质量孵化器应当能够发掘交叉学科领域的跨界创新项目,这类“核爆点”项目有可能引领新产业;能够在产学研中寻找机会,从高校、科研院所挖掘可实现成果转化、市场运作、产业化的项目及技术,尽可能选择与有较强创业内生动力的科研人员合作。

  孵化器莘泽创业主要面向科研院所中创业的科学家群体,努力成为他们的“创新管家”。2024年,莘泽创业举办全球生命健康领域概念验证大赛,并在其中挖掘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博士陈华的罕见病诊断项目。按计划,未来5到10年,莘泽创业将投资100位科学家。

  概念验证是将原始创新的想法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样品,是帮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孵化器应当能够为入孵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应用场景,加快验证落地。

  入选上海首批7家高质量孵化器的新微创源孵化器(下称“新微创源”),在2024年成立了两大概念验证中心,一个面向集成电路与生物医药交叉领域,一个面向汽车芯片,为科学家提供技术和商业化验证支持。

  “高质量孵化器不能只做提供空间载体的‘二房东’,更应该为入孵的科技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支持。”连续多年担任创业导师的新微创源创始人任佳表示。新微创源位于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这里集聚了从材料到系统应用的智能传感器创新生态,既有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平台院所,也有联影医疗等大企业。新微创源承上启下,深耕智能传感领域,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家。

  到2025年,上海计划培育不少于20家高质量孵化器,示范带动不少于200家孵化器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型升级。

  多链协同打通裉节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孵化器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上海创新孵化器服务模式,在功能定位、战略布局、建设路径和扶持方式等方面打通裉节,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

  投资基金是高质量孵化器的“标配”,许多高质量孵化器也是优秀的早期投资机构。

  奇异摩尔是为超大规模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提供高性能互联解决方案的企业,这种前沿方向在创业之初并不是投资风口。孵化器中科创星天使轮领投两千余万元,不仅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还进一步吸引了投资机构参与后续轮融资。

  “我们致力于打造集‘研究机构+早期投资+创业平台+投后服务’为一体的硬科技创业生态,为科技创业者提供投资、孵化及融资解决方案。”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说。

  2024年,上海推出新举措提升孵化器的投资能级——财政出资成立规模百亿元的未来产业投资基金,已明确筛选子基金时重点考虑孵化器,要求子基金发挥基石投资人作用,能陪伴被投项目成长,为被投项目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场景应用、人才配备等资源支持。

  对于科技初创企业,如果说金融是源头活水,产业则是肥沃土壤。

  航空航天、芯片封装测试、智能驾驶、信息安全……张江科学城内单体孵化面积最大的孵化载体张江高科895孵化器虽然还未进入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行列,但其汇聚产业资源的创业营已备受欢迎。每一季创造营面向一个细分产业,优选二十余个项目,与产业投资人、上下游优质企业开展交流合作。

  “目前,创业营已举办了十五季。以航空航天企业专场为例,创业企业不仅有机会与中国商飞等产业链头部企业交流合作,还能参加全面的创业培训。”张江高科895孵化器负责人陈海玲说。

  受访专家表示,高质量孵化器实现多链协同,不仅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也为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有效对接提供平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国际协作双向融通

  培育高质量孵化器,上海以全球视野、国际一流理念为引导,融汇国际高端资源,拓展全球创新合作网络,构建符合国际规则和中国特色的跨境协同孵化服务体系,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双向融通。

  2024年6月,孵化器XNode创极无限牵头促成了一次助力企业“出海”的重要会面——微创医疗等20余家企业“组团”到访新加坡,与当地政府、投资机构、孵化器和来自基因芯片等细分领域的30余家新加坡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东南亚的市场机遇。

  背靠上海的国际化资源,一些孵化器选择与大型跨国企业合作。孵化器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的大企业合作名单中,许多是全球知名医药公司,例如勃林格殷格翰,双方联合共建2400平方米的生物医药创新加速平台。

  “大企业在这里可以寻觅到有潜力的创新技术,入孵企业能以最低成本享受世界顶尖实验平台、高效链接国际资源。”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负责人说。

  本土孵化器积极做大全球“朋友圈”,海外孵化器也在深耕中国科创。孵化出谷歌的全球知名孵化器璞跃继续加码上海,建成运行长三角区域创新中心,面积达1.3万平方米,在璞跃全球创新中心中仅次于硅谷总部。

  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领域聚焦、专业能力凸显、示范效应明显的高质量孵化器,带动全市孵化器从基础服务向精准服务、从集聚企业向孕育产业、从孵化链条向厚植生态转变,引领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