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需回归工具本位
2025-04-14 13:23:31
来源:
瞭望 2025年第15期
文 | 钱沛杉
近日,一辆搭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驾汽车在高速公路因未识别静止障碍物发生碰撞,将智能驾驶的安全争议推上风口浪尖。当科技光环与现实安全产生碰撞,重新锚定辅助驾驶的工具本位,已成为智能汽车时代不可回避的命题。破解辅助驾驶的安全困局,需构建多方共治的协同防护体系。
厂商必须筑牢技术安全底线。根据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当前量产车型普遍处于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的阶段。然而,部分厂商为抢占市场,在营销中刻意模糊“辅助”与“自动”的边界,用“解放双手”“自动驾驶”“零接管”等营销话术,让消费者误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产生认知偏差。
技术发展不应透支用户安全。企业应当严格遵循国标定义,在宣传中去掉“自动”“无人”等表述,将系统性能局限和失效的可能场景在用户手册中作加粗提示。
消费者需重建技术使用认知。厂商对技术的过度包装使消费者对智驾危险性出现认知偏误。有业内调查显示,在调研的105名辅助驾驶汽车车主中,40%的车主承认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时,曾尝试双手离开方向盘。这是把自动巡航系统当作无人驾驶的信任错位。
事故中,驾驶员在系统警报后紧急接管,但97km/h的碰撞速度远超人类反应极限。这警示消费者,即便开启辅助驾驶,驾驶员仍需保持“盯车”状态,对复杂路况做好预判。
正如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从未免除机长职责,汽车智驾的发展同样需要恪守“辅助性”本质。当厂商摒弃概念炒作回归技术本真、消费者树立正确使用观念,辅助驾驶才能真正成为提升行车安全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