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文 | 李明
中国海洋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制定并实施“蓝色梦想铸魂强师计划”,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牢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的使命任务,勇当服务教育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先锋队。
坚持思想铸魂,打造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铸魂。中国海洋大学大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自觉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内在追求和实际行动,倾心教书育人,潜心科学研究。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学校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理论学习、教师在岗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为新入职教师在“东方红3”科考船上开展“海上国情教育”,在校史馆开展“海大大先生”精神传承教育,多维度强化教师的使命担当。在每年9月的“师德师风教育月”,开展“树师德 正师风”弘扬“海大大先生”精神系列专题活动,举办暑期党性学习研修班。每年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从学校厚重的百年历史中阐发教育家精神,将赫崇本、文圣常等“海大大先生”的优秀事迹融入校史馆等的建设中,将一位位“海大大先生”勇立潮头、谋海济国的模范事迹生动地呈现在每一位参观者眼前,精神品格进入他们心里。这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拍摄全国首部海洋科学家题材电影《逐浪之文圣常》,打造生动讲述学校教师“为学、为事、为人”故事的专题栏目《回澜阁》。这些做法,无一不在激励着广大教师汲取榜样力量,扎根海大、逐梦蔚蓝、勇立潮头。
坚持人才强校,构建引育并举、分类发展的人才体系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关键在人才“引得来、育得强、留得住、用得好”。中国海洋大学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引育体系和发展支持体系,形成事业吸引人才、待遇稳定人才、感情留住人才的良好发展态势。
学校大力实施“筑峰”“繁荣”“名师”“英才”等人才工程,修订各层次人才工程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完成人才引育体系改革升级,进一步健全层次分明、引育并举、专兼结合、服务海洋的独具海大特色的人才引育体系。聚焦海洋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实施战略科学家筑峰行动,通过“筑峰”“繁荣”等人才工程,构建“学科-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完善团队建设组织模式,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青年人才是学校保持人才优势,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要特别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中国海洋大学大力实施青年科学家培育行动,完善“青年英才工程”“青年英才海外培育计划”和“预聘-长聘”青年教师选聘等制度,加大科研博士后培养和从中遴选优秀师资力度,不断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模式,打造青年拔尖人才队伍。
中国海洋大学深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不断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学校已启动新一轮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深化分类评价,根据不同系列、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完善理科、工科、人文、社科、体育艺术、教学业绩突出、思政课教师等类别职称申报条件,充分运用多把尺子精准量才。优化教育教学评价,多维度考评教学工作实绩,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和育人实效;深化科研评价改革,修订高水平期刊目录,更加注重代表性成果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更加注重聘期评价,探索建立符合海洋领域人才发展规律的长周期评价机制,让教师能够沉下心来从事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学校引育了一批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打造了以4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25个国家级创新团队。
坚持服务大局,锻造勇担使命、敢于创新的“海大大先生”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这是党和国家赋予中国海洋大学的重要使命。中国海洋大学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坚持“四个面向”,引导教师把论文写在蔚蓝大海上,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在服务强国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与时代使命的深度融合。
作为一所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使命型、战略型大学,学校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主力军作用,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瞄准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谋划实施重大科技计划。学校牵头实施了“透明海洋”“蓝色粮仓”“蓝色药库”“蓝色种业”系列大科学计划,支持教师牵头承担国家重要科技攻关项目,围绕海洋环境与生态、深远海养殖、海洋药物与食品、海洋工程、海洋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产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方面,学校大力实施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设立教学支持中心,系统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职业发展指导等活动,成立3个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领衔的名师工作室,举办“名师·导航讲堂”,建设好基层教学组织,不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研究,开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创建活动,培育一批具有海大特色的“金专”“金课”“金师”。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打造“科研育人”新范式。开展“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构建“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走人才强校的发展道路,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奋力谱写“强国建设,海大有为”的崭新篇章。□(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